词条 | 大师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大师官名。掌乐工。又为主盟约的官员。南北朝时期北魏属八国均置大师,以辨姓族,掌理庶务。《周礼·春官宗伯》: “大师,掌六律六同以合阴阳之声。阳声:黄钟、大蔟、姑洗、蕤宾、夷则、无射; 阴声: 大吕、应钟、南吕、函钟、小吕、夹钟; 皆文之以五声: 宫、商、角、徵、羽; 皆播之以八音; 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教六诗: 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以六德为之本,以六律为之音。大祭祀,帅瞽登歌,令奏击拊。下管播乐器,令奏嘉朄; 大飨,亦如之。大射,帅瞽而歌射节,大师执同律以听军声,而诏吉凶。大丧,帅瞽而廞作朄谥,凡国之瞽矇正焉。” 《魏书·官氏志》: “(天赐元年) (公元404年) 十一月,以八国姓族难分故,国立大师、小师,令辩其宗党,品举人才,自八国以外,郡各自立师,职分如8国,比今之中正也。宗室立宗师,亦如州郡8国之仪。”《春秋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公元前639年)》: “载在盟府,大师职之。”杨伯峻注: “杜 《注》: ‘大公为大师,兼主司盟之官。’是以大师专指齐大公。” 大师❶旧时对有巨大成就而为人所宗仰者之称谓。《汉书·伏生传》:“山东大师,亡(无)不涉《尚书》以教。” 大师佛教僧人称谓。佛教界对那些学问高深、修行出众、能作众生示范的高僧大德的尊称。佛教称释迦牟尼为大师,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唐代朝廷封通晓佛教教义的僧人为大师。藏传佛教也将高僧大德尊为大师,如班禅大师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