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拉翅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大拉翅旧时满族贵族妇女发式。盛行于清朝末期。将顶发梳成一髻,脑后发左右分开,梳成两尖角之扁髻,称之“燕尾式”。另以黑缎、绒或纱盘制成“不”字形皂板,称之为“头板”,头板底部以铁丝制成扣碗状,“头座”或“冠”,扣在头顶发髻上,并以发经绕,使之固定。这种“高如牌楼”的固定装饰,用时套在头上,时人称作“头顶小黑板”。通常在头板正中戴一朵彩色大绢花,叫 “头正”或 “端正花”,其两侧再加饰珠、翠、玉簪,步摇或鲜花,或在头板右侧缀一彩色长丝穗,亦有左右各缀一穗者。其式因头板状如张开之两翅,故名。 大拉翅清代满族贵族妇女发式。盛行于光绪、宣统年间。其式,顶发梳成圆髻,脑后发呈燕尾式。另以黑缎、绒或纱制成“不”字形皂板,曰“头板”,其底部以铁丝制成扣碗状,谓之“头座”,扣于头顶发髻上,并用发缠绕,使之固定。这种“高如牌楼”之固定装饰,用时套在头上。通常于头板正中戴彩色大绢花,称 “头正”或 “端正花”,并加饰珠、翠、玉簪、步摇和鲜花,或于右侧缀一彩色长丝穗 (亦有左右各缀一穗者)。其发式,因头板如两翅张开而得名。参见“燕尾”条。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