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方漆器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大方漆器产于大方,源始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品种包括9大类400多个品种。大方漆器技艺精湛,表面绘有金花、影花、龙凤、人物、山水、花卉等图案,并书有古代名人诗词歌赋,古雅庄重。它具有能保色、保味、防潮、防蛀、不传热、经久耐用的特点。播挪摩簸箕画 大方漆器历史上贵州产漆曾居全国首位。尤以毕节地区的大方等七县所产质地最优良,林业部和全国供销总社已将该七县列为全国生漆基地县。由此种生漆所制的大方漆器,首创于明末清初。其异于他地漆器之处,是最早以皮作胎,因此质料轻巧经用,清代即已远销西南、西北各地。传统名产以捧盒、茶船为最佳。其精品“七巧盒”,为一方盒套形制不同的七盘,底、盖、口都能严丝合缝。大方旧称大定,家家户户均能制作漆器,而有漆城声誉。 大方漆器贵州省大方县生产。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曾列为我国著名漆器之一。采用牛、马、羊皮和棉麻作胎,也用木作胎。工艺制作在传统影花、明花、明光、退光等基础上,发展为明花、影花、台花、薄料、五彩嵌花等六大类。产品有茶具、酒具、烟具、咖啡具及各种形式的花瓶、挂屏、屏风、杯、盘、碗、盒等数十种。图案多具有地方民族风格,古朴典雅,描绘精细。产品除供应国内市场外,还远销日本、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瑞士、加拿大等国家以及东南亚、港澳地区。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