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起源假说
关于大洋盆地起源的假说。现代较有影响的大洋起源假说大体有三种:❶大洋永存说,认为大洋从地球发展的早期阶段开始就存在于它现在的位置上,是一种大洋起源原生说。其基本观点是:大洋地壳是久已存在的,它的部分可以通过地槽作用改造成大陆地壳,但相反的过程不会发生,即大陆地壳不会转化成为大洋地壳。因此,现代大洋盆地是大陆形成并逐步增长以后原始大洋的残留部分。
❷大洋起源的次生说,认为大洋是年青的、次生的,即通过大陆的破坏而生成。如苏联的别洛乌索夫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大洋化作用说。别洛乌索夫认为大陆地壳通过基性化作用转化成为大洋地壳。这个转变有个相对集中的时期,开始于古生代末至中生代初期。在这个时期,由于放射性蜕变热的大量积累,导致部分地幔物质熔化,高温、低密度的熔融体处于不稳定状态,向上侵入大陆地壳。使大陆地壳分割成块状与上升的基性超基性岩浆混合,密度加大并沉入地幔当中。大陆地块的沉陷就形成了洋盆。
❸大洋在不断演化之中,有着张开(生)和关闭(死)的发展过程。这是海底扩张、板块构造学说提出的大洋起源理论。其基本要点是:大洋起源是大陆破裂,海底扩张和大规模水平方向地壳运动的结果。大洋盆地的演化呈现张开和关闭的发展旋回,经历着胚胎期(东非大裂谷)、幼年期(红海、亚丁湾)、成长期(大西洋、印度洋)、衰退期(太平洋)、终了期(地中海)、遗痕(喜马拉雅山系)等不同发展阶段。大洋的开合或者说大洋的演化是与大陆漂移相辅相成的,演化着的大洋和漂移着的大陆共同组成我们的生机勃勃的地球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