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行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大行官名。掌礼仪之官。《吕氏春秋·勿躬》: “登降辞让, 进退闲习, 臣不若朋, 请置以为大行。” 《史记·孝景本纪·孝景中六年 (公元前151年)》: “更命大行为行人。”集解,服虔曰: “天子死未有谥,称大行。”晋灼曰: “礼有大行、小行,主谥官,故以此名之。” 如淳曰: “不反辞也。”瓒曰: “大行是官名,掌九仪之制,以宾诸侯。”郑玄曰: “命者五,谓公、侯、伯、子、男;爵者四,孤、卿、大人、士,是九也。”更命典宾为大行。韦昭云: “大行,官名,秦时为典客。景帝初改云大行,后更名大鸿胪,武帝因而不改,故 《汉书·景帝纪》有大鸿胪。《百官表》: ‘武帝改名大鸿胪。鸿,声也,胪,附皮。以言其掌四夷宾客,若皮胪之在外附于身也。复有大行令,故诸侯薨,大鸿胪奏谥; 列侯薨,则大行奏诔。’ 按: 此大行令即鸿胪之属官也。” 大行官名。先秦齐国设置,掌管接待宾客。《管子·小匡》:“升降揖让,进退闲习,辨词之刚柔,臣不如隰朋,请立为大行。”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