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西洋宪章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大西洋宪章Daxiyang xianzhang

1941年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签署的联合宣言。全名为《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的联合宣言》。苏德战争爆发后,第二次世界大战范围扩大,美、英迫切需要进一步协调反法西斯的战略。两国首脑于1941年8月在大西洋北部纽芬兰阿金夏海湾的奥古斯塔号军舰上举行大西洋会议。8月13日签署大西洋宪章。该文件全文共8条,宣布两国不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不承认法西斯通过侵略造成的领土变更, 尊重各国人民选择其政府形式的权利, 恢复被暴力剥夺的各国人民的主权, 各国在贸易和原料方面享受平等待遇, 促成一切国家在经济方面最全面的合作, 摧毁纳粹暴政后重建和平,公海航行自由,各国必须放弃武力削减军备,解除侵略国家的武装。大西洋宪章提出的对法西斯国家作战的目的和进步民主的重建战后和平的目标, 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 一般原则, 对于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打败德、意、日侵略者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成为以后联合国宪章的基础。同时,“机会均等”、“海上自由”等内容有利于美国战后与英国争夺势力范围, 取得世界 “领导地位”。同年9月,苏联等国表示同意宪章的基本原则。

大西洋宪章

1941年8月14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邱吉尔在纽芬兰阿根夏湾的军舰上举行了第一次首脑会晤后所宣布的两国国策的某些共同原则。主要内容为: 两国不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 不赞成未经有关民族自由意志所同意的领土变更; 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政府形式的权利; 设法恢复横遭剥夺的主权和自治权; 在尊重现有义务的同时,力使一切国家在世界贸易及原料取得上享受平等待遇;促成一切国家在经济方面最全面的合作; 在最后摧毁纳粹暴政后,重建和平,使各国安居乐业; 公海自由; 所有各国,必须放弃使用武力。在广泛而水久的普遍安全制度未建立之前,必须解除侵略国的军备。宪章标志英美两国合作的加强。它提出的原则对进一步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起了积极作用,也为以后的联合国宪章提供了基础。

大西洋宪章

又称罗斯福邱吉尔联合宣言。1941年8月14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邱吉尔在大西洋纽芬兰海面的奥古斯塔号巡洋舰上举行会谈后发表。主要内容是:两国 “不追求领土及其他方面的扩张”,“凡未经有关民族自由意志所同意的领土改变,两国不愿其实现”; 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政府形式的权利,各民族中的主权和自治权有横遭剥夺者,两国将努力设法予以恢复; 提倡贸易平等,一切国家不论大小、胜败,“所必需的世界贸易及原料的取得俱享受平等待遇”; “促成一切国家在经济方面最全面的合作”; 强调摧毁德国纳粹暴政后重建和平,使全世界所有人享有免于恐惧、免于匮乏的自由; 一切人类可以不受阻碍地横渡公海大洋; 在永久的普遍安全制度建立之前,有必要解除侵略国武装以减轻爱好和平人民对于军备的沉重负担。宪章还宣称,两国对世界美好未来的希望将以上述政策原则为依据。大西洋宪章在主要方面奠定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的基础。1941年9月在伦敦召开的盟国会议上,前苏联发表声明同意大西洋宪章的基本原则,到9月底,宣布接受宪章原则的国家达到15个。大西洋宪章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外,在战后也逐渐被国际社会所接受,并被许多学者认为是国际法渊源之

大西洋宪章

英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表的联合声明。1941年8月初,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大西洋纽芬兰海面美舰“奥古斯塔号”和英舰“威尔斯亲王号”上举行会谈。8月14日发表《大西洋宪章》,共8条,主要内容是: 英美不谋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反对未经有关民族自由意志所同意的领土变更;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政府形式的权利;保证一切国家在平等基础上贸易往来并获得原料资源;保障国际和平和安全;公海航行自由; 放弃使用武力等。但声明中未提动员一切力量同法西斯斗争、如何消灭纳粹,恢复各民族的独立和主权,也未提及恢复殖民地人民权利和国家主权问题。宣言的发表有利于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为建立联合国打下了基础。

《大西洋宪章》

1941年8月9日至12日英国首相邱吉尔和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大西洋上会晤,制定英美两国国策中的共同原则,于1941年8月14日发表联合宣言,即大西洋宪章,由8项条款组成。这些原则被认为是第二次世大战之后的恢复世界和平的指导性原则。它的宗旨后来为1942年1月1日的联合国家宣言所采纳,关系到后来联合国的成立,因此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大西洋宪章Atlantic Charter F·D

罗斯福与邱吉尔首相关于和平目标的联合声明,于1941年8月签署。联合声明作如下规定:签署国不谋求领土扩张或其他形式的扩张,不承认违反居民意愿的领土变更; 所有民族拥有自决权;恢复丧失自治权民族的自治权;寻求国家间的合作以改进劳工生活,谋求社会保障和经济调整;战胜敌国后,实现无虞恐惧、无虞匮乏的和平;确立战时中立国船只公海航行自由的权利;裁减潜在侵略国的军备。就其目的而言,大西洋宪章与威尔逊总统的十四点原则十分相似,但宪章措辞笼统简略。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推进,其他国家亦表示接受该文件作为战争目的。最后,60个联合国成员国都赞同上述目的。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