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大车为驾牛的货车,一般用两头牛驾辕。大车的特点是车箱容积较大,用于装货或运输稼穑,以牛拽引,速度较慢。《诗经·王风·大车》篇中有“大车槛槛”,“大车哼哼”,形容大车慢吞吞地前进。《小雅·无将大车》篇:“无将大车,只自尘兮”,“大车”,即用牛拉的货车。《毛传》说: “大车,小人之所将也。” 《郑笺》:“将,犹扶进也。”“小人”是殷、周时期对一种自由民的称呼,即当时商贩运载货物用牛车。因大车多从事劳务,也称“役车”。《诗经·唐风·蟋蟀》“蟋蟀在堂,役在其休。”意为农事已毕,运稼穑的大车也闲下来休息了。《小雅·大车》篇中的“薪是犹薪,尚可载也”,明显是记述柴薪的货车。大车发展到清代,分为客用、货用和客货两用三种。 大车古代公、侯、大夫乘用的一种立乘车。汉持节者出行,其车队除大使车、导从车、辟车外,还有大车作为护卫车,上载连发弓箭手十二人公、卿、二千石官员,随皇帝法驾出行,从郊庙、明堂、祀陵,皆立乘大车,驾四马; 他出则乘安车。晋同汉制。 大车交通工具。以坚实之木为辕,辕中后以木相连,上镶以板,边有厢板,辕下有两轮。形体坚实,可载重2,000余斤,辕驾一马,前套健骡三,多至四五。农事运载,最为普遍。旧时货物行旅,悉资转运。每到冬季道路坚实,农家代客运货,往往数十辆,南至河北、山东,北达黑龙江,山岭泥淖,皆可通行。农村串亲及婚丧嫁娶,亦常用乘坐,是东北农村最实用最普遍的交通运输工具。 大车又称役车。西周时代关中民间所造用于载货的一种牛力车辆。其特点是:车箱容积较大,装有车拦板,轮辐较粗,以牛曳引,速度较慢,《诗·王风·北山》:“大车槛槛”和“大车哼哼”。又《诗·小雅·北山》:“无将(扶)大车,祗自尘兮”。《毛传》亦有:“大车,小人之所将也”。《诗·唐风·蟋蟀》:“蟋蟀在堂,役车其休。”意为:夏末秋初,蟋蟀本在户外,天寒岁暮,为避寒而进入堂内;同时,农事已毕,载稼穑的大车也闲休了。春秋时,大夫亦乘大车, 其形制当与民间载货的大车有别。《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何休注:“诸侯路车,大夫大车,士饰车。”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