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郑宫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大郑宫秦国宫室。周平王元年 (前770),平王东迁雒邑,秦襄公因护送有功,被封为诸侯,其封地在岐山以西,定都于雍 (今陕西凤翔县南)。大郑宫即为营建于雍城的主要宫室。《史记·秦本纪》载: “德公元年 (前667),初居雍城大郑宫,卜居雍。”杜预《左传注》 云: “有古雍城,即德公所居大郑宫城也。” 大郑宫与雍城内的其他宫室,如棫阳宫、蕲年宫等,各相距约3里,形成等边三角形。白起河由西北流经雍城,于宫室前横过,由东南出城,注入雍水。 大郑宫秦宫名。德公时初建,是为定都于雍时的宫殿,位于今凤翔县南。至秦献公迁都栎阳后, 大郑宫变为离宫。秦始皇时,太后与嫪毒私通,怀孕后恐人知晓,诈称占卜当避时,即避居于雍县大郑宫。其后废弃年代不详。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