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钟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大钟寺大钟寺位于北三环西路大学生体育馆的西部。建于1733年(清雍正十一年),原名觉生寺,因寺内有500多年前的永乐大钟而闻名于世,俗称大钟寺,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菩萨殿、藏经楼、大钟楼六进大殿。正殿两侧有钟楼、鼓楼、配殿、配房及跨院等建筑,是北京市独存规模较大的一座布局完整的清代寺院。大殿的前面有古柏一株,枝上嫁接榆树一枝,蔚为奇观。 030 大钟寺原名觉生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因寺内有大铜钟而故名。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菩萨殿、藏经楼、大钟寺等六进大殿。寺内藏明代大铜钟重46.5吨,声音悠扬悦耳,钟身内外铸有佛教经咒一百多种。力学结构高超,靠一根小穿钉把大钟悬挂近600年。扬名海内外。这里收集古钟达160余口,已成为一座古钟博物馆。 大钟寺中国北京建筑。位于北京海淀区北三环西路,始建于清雍正11年(1733),原名觉生寺,寺内悬有一口明代永乐大钟,故俗称大钟寺。寺院平面为长方形,占地30000m2,建筑面积4225 m2,寺内32座明清时代的小钟整齐地排列着,庭院正中有1座高20 m、上圆下方、四面皆窗的亭形阁楼大钟殿,驰名中外的青铜大钟——永乐大钟,就高悬在殿内,钟身高6.75 m,钟钮高1.1 m,钟口外径3.3 m,腰部偏上最薄处仅9.4cm,口部最厚处18.5 cm,钟重46.5 t,钟体内外铸满了《华严经》、《金刚经》等100多种经咒,全部经咒230184字。经测定钟声声级可达120dB。大钟寺现为古钟博物馆,对外开放,供人游览。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