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陆坡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大陆坡dalupo大陆架与大洋底的过渡地带。其特点是:❶坡度有一个明显的转折,角度可由几度至20多度,平均为4°30′,世界上大陆坡最陡的地方为斯里兰卡岸外大陆坡,坡度为35°~45°。 大陆坡Dalupo大陆架前缘的一个巨大斜坡。是大陆架到大洋底的一个过渡地带。大陆坡的上限即为大陆架的外缘,这里有个明显的坡度转折,平均坡度为4°30′,大大超过大陆架的坡度(平均0°07′),各地坡度值差别较大,如太平洋区大陆坡平均坡度为5°20′,大西洋区为3°05′,印度洋区为2°55′。世界上最陡的大陆坡是斯里兰卡岸外大陆坡,其坡度达35°—45°。大陆坡的水深比大陆架深得多,平均在200—2 400米左右。大陆坡的宽度不一,大西洋大陆坡宽度为20—200公里,而太平洋大陆坡的平均宽度只有20—40公里。大陆坡的表面崎岖不平,其上有海底高原、海槽、海底山脉、海底峡谷以及扇形三角洲等地貌形态。大陆坡的成因极为复杂,主要是由于断层作用、火山活动、海底塌方、滑坡、海底浊流作用和其它海流的侵蚀作用造成的,大量珊瑚礁的生长,对海底地形也有一定的影响。 大陆坡又称“陆坡”。大陆架外缘向深海一侧急剧变陡的地区,大陆构造的边缘。坡度一般为3°—6°,最大可达45°。宽度有很大的差别,20公里—数百公里不等,平均宽度为50公里。 大陆坡continental slope又称陆坡或大陆斜坡。大陆架向大洋深海盆地过渡急陡的斜坡。它上起大陆架外缘,坡麓逐渐过渡到深海底部,平均坡度为3°~6°,最大可达30°~40°;宽为20~40 km,成阶梯状;深度为200~2 500 m。面积约占海洋总面积的11%。表层有的部分有基岩外露,也有覆盖很厚的沉积物。 大陆坡又称“陆坡”、“大陆斜坡”。从大陆架向深海海盆过渡的斜坡。平均坡降4°,最大坡降40°。大陆坡在构造上是附近大陆地段的直接延续。大陆坡有各种切割形态,如与坡基平行的阶梯地以及海底峡谷等。沉积物主要是软泥和细粒的、夹杂贝壳的泥质沙。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的过渡地区,多火山、地震。全世界大陆总坡面积为2800万平方公里。 大陆坡大陆架外向海倾斜的斜坡地带。又称大陆斜坡,简称陆坡。水深在100~3500 m之间,坡度在3°~6°之间,宽度为20~100 km,全球大陆坡总面积为2870万km2,约占海洋总面积的8%。大陆坡一词于1900年由德国H.魏格纳首次提出。大陆坡沉积物厚的地方,油气资源丰富;在海洋上升流区则形成渔场。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