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天人相应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天人相应中医学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学说。天,指自然界。人,指人类的健康与疾病。人类生活在自然之中,自然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自然界的变化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人体也会相应地产生反应。属于生理范围内的,即是生理的适应性,超越了这个范围,即病理性反应。人与自然在生理、病理上的相应通的内外环境的统一性,就简称为“天人相应”,或称“生气通天”。故《灵枢·邪客》说:“人与天地相应也。”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整体观念,而天人相应义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天人相应主要体现在季节气候、昼夜晨昏、地区方域三个方面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如人在春夏阳盛之季多汗、脉多浮大,而在秋冬阴盛之季则少汗或无汗,脉多沉小;又如白天自然界阳盛,人亦应之而处于活动、兴奋状态,而在夜晚阴盛之时,人则处于安静、抑制状态;再如长期居住于不同地区的人,在体质方面就有差异,这就说明自然变化对人体的生理在有着相应的影响。病理上的天人相应的表现,如一年四季各有多发病或时令性的流行病,以及某些慢性宿疾,多在气候剧变或季节交换的时候发作或加剧;又如一般疾病,大多在白天病情较轻,夜晚较重,故《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说:“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再如不同地区各有不同的地方性疾病,以及人易地而处时可能发生“水土不服”的病。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