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天王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天王太平天国最高领导人的称谓。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矛盾激化,洪秀全决心抛弃功名,立志推翻清朝统治。金田起义前,他就附会《劝世良言》中词句,自称是“上帝的儿子”、“天兄”、“耶稣的弟弟”,是奉命下凡诛妖。1851年1月 11 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洪秀全称天王。天王之称原出《周礼》,非洪秀全新创。洪秀全死后,其子洪天贵福称幼天王。 天王天子的古称。蔡邕《独断》: “天王,诸夏之所称; 天下之所归往,故称天王。”《史记·孝文本纪》: “大横庚庚,余为天王……所谓天王者乃天子。”杜甫《忆者》之一: “大戎直来坐御床,百官跣足随天王。” 天王太平天国国家首领(洪秀全)的称号。 天王苗族俗信宗教崇拜神灵。湘西苗族地区过去天王庙甚多,以原乾城 (今吉首)鸦溪的天王庙最为宏大,香火亦最盛,被苗民视为圣地。湘西南城步的长安营、绥宁的赤板等苗族居住区也有天王庙。所祀天王系兄弟三人,或称 “三王”,又称 “白帝天王”。庙中神像一为白脸,一为红脸,一为黑脸。据清严如煜《苗防备览》考证,天王的由来有三说: 其一为西汉末拒王莽的田疆三子,其二为夜郎竹王三子,其三为宋代杨氏兄弟三人(即苗族神话传说人物,参见“白帝天王” 条)。苗民最敬畏此神。每年小暑节前辰、巳两日祭天王,禁屠沽,止钓猎,不举哀,不作乐。苗家平时遇有凶险之事,即向天王许愿还愿; 有诉讼是非难断,则去天王庙滴血盟心; 遇有战事,先去天王庙请旗,祈神保佑。据清代档案资料记载,湘黔苗民乾嘉起义时,苗民义军作战常于队前高举两面大旗,其中一面上写“白帝大王”。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