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太傅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太傅官名。春秋时期晋国置。此后历代置废断续不一,初为天子的佐辅官,参知政务,后为大官的加官。至明清为太子的辅导官。《国语·晋语七》: “君知士贞子之帅志博闻而宣惠于教也,使为太傅。” (参见: 太师) 太傅官名。❶为辅弼国君之官。春秋时晋国设置,战国后废。汉复置,次于太师。《汉书·百官公卿表》说: “太傅,古官。高后元年初置,金印、紫授,后省。八年复置,后省。哀帝元寿二年复置,位在三公上。” 吕后时王陵、审食其均任过太傅。东汉世祖以后,每帝初即位,辄置太傅,“掌以善导,无常职。”但同时又以太傅兼录尚书事,因而使之位高权重,“百官总己以听”,在政治上有很大影响。为太傅者不是 “元功之首” 就是 “为国元老”,或者国家重臣,皆 “海内归仁,为群贤首”(《后汉书·和帝纪》) 的人物。魏晋以后历代沿置,明、清为三公之一,多为大官加衔,并无实职。 太傅官名。❶西周置,与太师、太保合称三公,位居其中,为国君辅弼之官。战国后废,西汉复置。西晋初期与太保犹为实官,共当宰相之任。以后历代多为大官的加衔,并无实职; 太傅官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