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一、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人民公社管理体制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一、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人民公社管理体制

这期间随着经济的发展,还对农村产业结构积极进行调整。首先在广汉、新都、邛崃3个县试点,加快调整步伐,走出自己的路子,为指导全省工作提供了经验。这3个县在粉碎“四人帮”后的头3年,主要是狠抓粮食生产,取得了连年丰收。1979年同1976年的粮食产量相比,广汉、邛崃分别增长6 000万公斤,新都增长4 000万公斤。他们抓住粮食增产的有利时机,逐步调整作物布局,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取得明显效果。从1977—1981年,广汉、邛崃、新都3个县的经济作物产值,分别增长1.9倍、1.9倍、0.3倍;林牧副渔业产值,分别增长2.4倍、2.2倍、0.6倍;乡镇企业产值,分别增长2.7倍、9.3倍和3.4倍。他们在指导思想上,坚持农工并举,农工商综合经营,树立无粮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思想,面向市场,广开门路,一手抓粮,一手抓钱。❶在提高单产,稳定粮食总产的同时,调整种植业结构。3个县先后调减0.67万公顷粮食播种面积,扩大油菜、烟叶等经济作物面积。邛崃县将山区不宜农耕的陡坡瘠地,实行退耕还林,形成成片的竹林、药材基地;
❷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他们利用背靠大中城市,农业资源丰富,有一定技术力量的优势,兴办农副产品加工、建工建材、丝绸、酿造等项目,建设了一批新兴小集镇和集贸市场,乡镇企业由小到大,逐步成为农村经济支柱。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由10%上升到30%,改变了绝大多数人搞饭吃的局面,繁荣了城乡经济,加快了农村工业化步伐;
❸放宽政策,促进多层次、多成分、多种所有制的经济发展。他们在抓好集体经济的同时,扩大自留地,扶持家庭副业,放宽对个体经济的政策,允许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等。在这些政策的支持下,农村中涌现了一大批能工巧匠和专业户,成为发展多种经营和农村工商业的带头人。
同时,实行财政、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三大包干”,也是80年代初农村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商品经济的发育,越来越需要发挥县的调控职能,增强农民的自主权。长期来,把财政、粮食、主要农产品经营权大部分集中在中央,造成地区之间的大锅饭和平均主义,难以形成地方经济的自我发展机制。特别是县一级,在发展经济中缺乏自主权和主动性,迫切需要变革。所谓“包干”,就是改革财政统收统支、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统购统销体制,对财政实行划分收支、确定收入留解比例或定额包干上交、超额分成,对粮食按国家收购任务包干或按购销差额净上交,对主要农产品确定包干基数或购留比例,并以合同形式一定几年不变。1980年,省里首先对广汉县实行财政、粮食和主要农产品收购包干,取得显著成绩。1981年,又在新都、邛崃扩大试点。在此基础上,1982年全省对40个盆周山区县实行“三大包干”的办法,到1983年在全省推广。从而较好地处理了发展生产与增收的关系,为发展县域经济积累了新经验。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1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