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太平天国运动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063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由洪秀全领导的反清农民运动。1851年,洪秀全利用拜上帝会的宗教组织,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自称天王,建号太平天国。随即率兵北上,经永安、全州、长沙,于1853年1月占领武昌,并在3月19日乘胜攻占了南京,改为天京,队伍发展到百万之众,是为全盛时期。定都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制订了按人口平分土地的土地纲领,并在所辖广大地区实行社会经济革新。为推翻清朝统治,又进行北伐和西征,多次打退清军及英、法、美等国“常胜军”、“洋枪队”的围攻。但是,由于太平军内部矛盾,在1860年“天京事变”后,逐渐由强变衰,最后在清王朝湘、淮军及外国列强的共同镇压下,1864年7月,天京失陷,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余部与山东、河北等地的捻军会合,继续坚持斗争。太平天国运动历时14年,纵横18省,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把历代农民战争推向最高峰。 太平天国运动Taipingtianguoyundong1851—1864年(咸丰元年至同治三年)洪秀全领导的反对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的大规模农民革命运动。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矛盾日益激化。洪秀全于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创立拜上帝会,组织群众秘密进行反清活动。1851年(咸丰元年)1月11日率领两万会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举行武装起义,立号太平天国,自称天王。接着,分封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为东、西、南、北、翼王,建立了官制,整顿军纪,颁布天历,初步形成太平天国的政权组织。1852年4月从广西永安(今蒙山县)突围,北上攻桂林不克,转占全州,乘胜进入湖南。9月围攻长沙不下,遂改取益阳、岳州(今岳阳),进入湖北。1853年1月占武昌。首次攻取省城,影响很大,队伍激增到50多万人。2月沿江东下,先后夺取九江、安庆、芜湖。3月29日攻占南京,遂建都南京,改称天京,正式建立与清王朝相对峙的太平天国中央政权。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宣布按人口平分土地,提出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对外反对外来侵略,不承认不平等条约,宣布禁卖鸦片,维护了民族尊严。1853年5月分兵北伐和西征,并于1856年上半年取得西征和天京破围战的重大胜利,解除了威胁天京3年之久的军事压力,使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1856年9月发生领导集团内部互相残杀的天京事变。次年,石达开率十几万太平军出走。他孤军转战,于1863年兵败四川大渡河。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力量受到极大损失。1859年洪秀全族弟洪仁玕到天京,总理朝政。他提出改革方案《资政新篇》,不仅要求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还主张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若干政策,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这些建议具有进步性,但在当时的太平天国是不可能实现的。1860年太平军击溃江南大营,开辟了苏浙根据地。1861年战略要地安庆失守,天京告危。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法、美、俄等侵略者开始与清政府公开勾结,镇压太平天国。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进攻下,太平天国接连失利。1864年上半年,苏浙根据地瓦解,天京四面被围,太平军困守孤城。6月,洪秀全病逝。7月,天京被湘军攻破,太平天国失败。这次全国规模的农民革命运动,持续14年之久,纵横18个省,震撼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表现了中国人民英勇顽强的反抗精神。它的失败证明,在近代的中国,没有无产阶级的领导,农民阶级不可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