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太行山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024 太行山位于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之间。为断块山,呈东北—西南走向。北接燕山,南抵黄河。南北长600公里,东西宽100多公里,一般在海拔1000米,最高峰小五台山海拔2882米。山体不对称,西坡和缓,逐渐过渡至黄土高原;东坡陡峻,俯临华北平原。山间多断陷盆地。受河流切割,形成许多横谷,称为陉,成为东西交通孔道,有“太行八陉”之说。山脉是山西省和河北省边界,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分界,半湿润和半干旱区分界线。山地基带为落叶阔叶林,基带以上东坡为针叶林,西坡为亚高山高原草甸。矿产资源以煤矿最丰富,主要分布于山地东麓,有邢台、峰峰、邯郸、井陉、焦作等煤矿,还有铁、铜、铅、金、银、钴等矿产。山脉北部五台山是佛教胜地。 太行山紧邻华北大平原的西缘,自北而南绵亘于河北、河南与山西省的边界上,呈东北—西南走向。南北长700公里,一般海拔1000米左右,最高峰小五台山,海拔2882米。 太行山由片麻岩、片岩、石灰岩、沉积岩等组成的险峻高山。位于山西高原与华北平原之间。东北一西南走向。北起拒马河谷,南至晋、豫边境黄河沿岸,海拔在1000米以上,最高达2000米。太行山南段自滹沱河以南基本上为一近南北走向的背斜,背斜轴部为前震旦纪片麻岩、片岩和古生代坚硬的石灰岩,形成高耸的岭脊,海拔1500米~2000米。山地东侧为一明显的走向断层,形成近1000米的断层崖壁,从华北平原仰望,形势雄伟。东坡坡下,出现一些小盆地,如林县盆地、武安盆地和井陉盆地。在太行山西侧,则坡度和缓,呈高原形态。太行山北段,为一复式背斜、轴部广泛出露太古界的变质岩,以片麻岩、片麻为主,两翼分布古生代沉积岩。太行山受河谷切割,多横谷(陉),为东西交通孔道,古有“太行八陉”之称。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