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一、种植业结构 |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
释义 | 一、种植业结构一、种植业结构宁夏种植业结构的演变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种植业结构粮、棉、油是安徽省种植业的三大支柱。调整种植业结构主要是调整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比例。在1950—1952年的三年恢复时期,安徽重点发展粮食生产,经济作物发展缓慢,其播种面积仅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8%以下。“一五”期间,各地充分发挥生产互助合作的优越性,采取发放预购订金、保证棉区粮食供应等措施,促进全省棉花(油菜)生产的发展。在此期间,通过大力推行农业三项改革办法(简称“三改”,下同)来调整种植结构。“三改”主要内容是:在经常遭受旱涝灾害的地区,改变夏秋两季收成比重,使夏收(包括早秋收成)大于秋收,争取夏收比重占全年收成的60%~70%;改种高产作物和耐水作物(主要是推广马铃薯和胜利百号山芋,沿淮低洼地区逐步改种水稻);改变广种薄收的习惯,实行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1958年,棉花面积达到241.8千公顷,油菜面积达到209.6千公顷,是安徽种植棉、油史上第一个高峰年。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中,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的比重分别为87.8%、7.6%和4.6%。
一、种植业结构从新中国成立到1990年,山东省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与发展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种植业结构 |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