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女神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337 女神郭沫若著的第一本新诗集。1921年8月上海泰东图书局出版。收入诗人1918年至1921年56篇诗作。大多数诗篇创作于1919年下半年到1920年上半年,即诗人“诗的创作爆发期”,是五四时代的产儿。诗集共分三辑。第一辑是诗剧;第二辑是惠特曼式雄浑豪放的诗;第三辑是泰戈尔式清新冲淡的诗。前两辑最能代表《女神》的时代精神: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无情地诅咒黑暗现实,热烈地歌颂反抗叛逆,彻底地反帝反封建,以及创造新世界的美好理想。《炉中煤》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恋情。《凤凰涅槃》通过一对自觉引火烧身的凤凰象征祖国弃旧图新。《天狗》表达诗人冲决一切阻力去摧毁旧世界的理想。都颇具鼓舞力量。《女神》实现了诗体的解放,并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格调开创了一代诗风。 《女神》nushen现代诗集。作者郭沫若,1921年8月出版,是郭沫若的第一个诗集,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内容与形式全新的新诗集。 《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本新诗集。最早的版本是1921年8月,由上海泰东书局出版的。这本诗集共收入了郭沫若的58首新诗作品,其中最早的诗作创作于1916年,其他大部分都是作者在日本留学期间创作的。《女神》的问世,给我国新诗的创作带来了反抗的精神、自由的气息、创造的热情与崭新的风格。《女神》之中洋溢着爱国主义思想和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诗集表现出雄伟的气魄、明快的格调和奔放的激情。《女神》当中收入了诗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如《女神之再生》、《凤凰涅槃》、《心灯》、《日出》、《电火光中》、《地球,我的母亲》、《太阳礼赞》、《鸣蝉》、《春蚕》、《新生》等等。郭沫若在《女神》之中,创造了多种诗歌新形式,如长达300多行的《凤凰涅槃》,短至3行的《鸣蝉》,诗剧式的《女神三部曲》等。《女神》充分体现了反抗、破坏、创造的主题思想,并具有鲜明的革命浪漫主义色彩。在诗歌表现形式上,既受到美国现代著名诗人惠特曼的影响,又继承了我国著名古代诗歌《楚辞》的优良传统,创造出雄奇奔放的一代新诗风,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自由体诗开拓了新天地。《女神》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开创和奠基意义的新诗集。现有1957年版的《女神》行世,后又重印多次。 女神诗集。郭沫若著。收1919年至1921年间写的诗作57首。出版于1921年。多为日本留学时作。深刻地揭露了黑暗社会的丑恶,表现了对光明社会的无限向往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精神。传达了“五四”时代精神。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形式上突破了传统诗歌形式的束缚,创造出雄奇奔放的自由诗体,为中国新诗奠定了基础。开一代新诗风。 《女神》新诗集,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1921年8月出版。辑入作者1918年~1921年间的主要诗作,共54篇,分为3辑。诗作诅咒黑暗社会,反抗传统思想,表现了爱国热情,反映了 “五四”时代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其中尤以 《凤凰涅槃》最为突出,“涅槃” 不是寂灭,而是新生,诗人热烈地预告了旧世界、旧中国的灭亡和新世界、新中国的诞生,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愤怒、反抗、希望和理想,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和巨大的鼓舞力量。表现手法上,诗人在继承中国古典诗歌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吸取了外国自由诗的形式,有着浓厚的积极浪漫主义色彩,气势磅礴豪放,旋律急骤激昂,音节雄浑响亮,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名著。 《女神》现代诗歌集。郭沫若著。除序诗外收诗56首。其中的代表性作品有:歌颂破坏旧制度与创造新世界,表现彻底反帝反封建革命精神的《凤凰涅槃》、《女神之再生》;抒发炽烈的爱国激情和渴望民族新生的《炉中煤》;蔑视封建权威、要求个性解放的《天狗》;讴歌劳动人民、赞美大自然活力的《地球,我的母亲》等。这些作品体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反映了“五四”狂飚突进的时代精神,并以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奔放的激情和宏大的构思,形成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诗作采用灵活多样的自由体形式,完全突破了旧格律的束缚,且意境开阔,风格雄浑,为我国现代诗歌开创了一代新诗风。作为“创造社丛书第一种”,于1921年出版。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