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姑娘节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姑娘节在红河哈尼族中,奕车人的姑娘节在农历二月二日,相传是为纪念一对面对强暴殉情而死的恋人。节日里,人们抬着猪肉和染黄的糯米,到后山两棵传说是情死者化身的栗树下野餐,唱歌跳舞祭奠美丽的姑娘和她忠诚的情侣。节日之夜,少女们常常聚在村口,吟唱情歌,赞美自己的山寨。 319 姑娘节侗族的传统节日,指阴历四月初八日。届时,已出嫁的女儿回娘家与姊妹、女伴团聚、唱歌跳舞,做黑糯米饭、黑糯米糍粑,以备回婆家时赠送亲朋。据传说,古代有位女英雄名叫杨八美,设计将乌饭(黑糯米饭)送进监牢,给被关押的哥哥吃。哥哥越狱后,率领百姓攻破了柳州城。后世为纪念杨八美救兄,遂演为节日。 姑娘节3月3日是女儿节或偶人节,这是日本女孩子的节日,目的是为女孩子祈求未来的幸福。这一天,有女孩子的家庭模仿宫廷风俗,摆出一对穿着日本传统服装的宫廷娃娃、泥娃娃或者绢人。这种摆设又叫作“坛饰”,共分三层,最上层是宫廷娃娃,中层是三个宫女和五个吹鼓手,下层摆放玩具家具等。由于泥娃娃的价格十分昂贵,因此很多家庭用绢人和桃花装饰在一起摆放在偶人架上,同时摆放菱形年糕或各种点心。女孩子们穿上华贵漂亮的和服,同家人聚在一起饮糯米酒庆贺节日,这一天寄托着日本女孩子对未来的向往。 姑娘节侗族传统节日,流行于湘、黔、桂边境地区。夏历四月八日,为侗族“姑娘节”,又称“乌饭节”。传说侗族女英雄杨八美(《靖州直隶州志》记作宜娘),用计送乌饭给牢中的哥哥,帮助他冲出监牢,里应外合,取得这次战斗的胜利。为纪念宜娘,演为节日。届日,出嫁的侗家姑娘都要回娘家与姊妹们聚在一起,做乌饭和乌饭粑粑过节。还要讲一种与平日不同的语言,叫 “姑娘话”,据说是当年宜娘用来对付敌人的。做乌饭是侗家姑娘的权利,男人一律不许参加。节后还要把乌饭带回男家,分赠亲友。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