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婚姻介绍所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婚姻介绍所为待婚欲求配偶者介绍对象的服务机构。文化大革命之后,由于多种原因,中国未婚大龄青年越来越多,为了帮助他们缔结良缘,各地自1980年以后普遍建立了婚姻介绍所。1985年5月,由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等单位倡议发起,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第一次婚姻介绍所协调工作座谈会。会上提出:婚姻介绍所应由“单一”的婚姻介绍型转向“多功能”的婚恋宣传、指导、服务型。欲找对象者,不分男、女,老中青皆可到婚姻介绍所,填写一些表格(主要是说明自己的基本情况以及对对方的希望),交少量手续费,便可查阅有关资料。不少婚姻介绍所还配有电脑,可随时提取所需资料。此外还可参加婚姻介绍所组织的联欢会、舞会、兴趣晚会,以扩大视野,增进了解。我国的婚姻介绍所一般都是社会服务机构,不以盈利为目的。工作人员满腔热忱、不辞辛劳,并十分理解体谅未婚者,受到众多人的好评。世界许多国家都有类似中国的婚姻介绍机构,日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较为盛行。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多,不少婚姻介绍所增加了异国联姻的业务,如美国目前有五十所专门为亚洲妇女和美国男子牵线搭桥的婚姻介绍所,因为越来越多的美国男子为找不到一位温顺的妻子而苦恼,于是把目光投向亚洲小姐。 婚姻介绍所为未婚青年和已婚但因故失偶的单身者介绍婚姻对象的机构。国外早有这种机构,如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几十年前就有,并使用电子计算机和电视等作为进行择偶服务的技术工具。我国70年代后,在一些大城市陆续建立。当时主要是为了解决返城的大龄知识青年的婚姻问题。十几年来,此项服务事业几经变迁,现在不但机构形式多样,电脑电视等各种技术手段都得到使用,而且,参加者的结构也有了相当大的变化,以青年而不是大龄者居多,同时文化层次也有了很大提高,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婚姻介绍所不仅负责介绍恋爱对象,而且在恋爱观等方面还给以指导,因此得到广大青年和社会各界的欢迎。 婚姻介绍所为独身男女介绍结婚对象的机构。国外早有且多见。在中国,20世纪60年代初就提倡开办。80年代以来,在城乡陆续建立。一般由工、青、妇等组织兴办,也有个人创办的。有满足当事人求偶需要,正确指导婚恋,维护婚姻自主,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等作用。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