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子贡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303 子贡前520—?复姓端木,名赐。春秋时卫国大商人。孔子弟子中最富有者。一度作官,后弃官经商。深通经商之术。在商业理论上,他第一次提出了“物以稀为贵”的观点。由于经商致富,声誉与日俱增,各诸侯均不敢轻视。在商业史上,与范蠡齐名,史称“陶朱事业 (范蠡居陶经商,人称陶朱公),端木生涯”。 子贡前520~前456孔子的弟子。姓端木,名赐,字子贡。春秋末卫国(今河南濮阳)人。能言善辩,善于经商,家累千金。相鲁、卫。相传他曾劝阻齐国田齐伐鲁,在吴、越、晋诸国之间游说,使各国相互牵制。《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 “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 子贡极力捍卫和传播孔子学说,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 。 子贡前520—前456孔子弟子,七十子之一。姓端木(一作“端沐”),名赐,字子贡(一作“子赣”)。春秋后期卫国(今河南北部)人。性敏达,利口巧辞,博闻强识,与宰我以“言语”并列四科。自认为“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论语·公冶长》)对孔子之思想、学说,子贡极力追求。言“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同上)自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同上);追求“博施於民而能济众”之仁德。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必“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又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对“为政”之“足食”、“足兵”与“民信”,一再追问“必不得已而去”之(《论语·颜渊》),探究孔子思想之真谛。在外交与经济活动方面,亦多有成绩。田常欲移兵伐鲁,子贡使齐,说吴,去越,之晋,“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他不安守天命,经商货殖,“亿则屡中”,成为“家累千金”的富商。后有人以“子贡贤于仲尼”,子贡曰:“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论语·子张》)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