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孙樵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孙樵孙樵字可之,生卒年、籍贯皆不详,曾自称“家本关东”。宣宗大中九年(855)登进士第,授中书舍人。僖宗广明元年(880),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随僖宗奔岐、陇,迁职方郎中、上柱国。其“藏书五千卷,常自探讨”,“于时以文见称”(《孙樵文集自序》),时称樵“有扬、马之文”。中和四年(884),自编《经纬集》十卷,收文35篇。在散文创作理论上,继承尚奇说。自称“得为文真诀于来无择,来无择得之于皇甫持正,皇甫持正得之于韩吏部退之”,为韩愈的三传弟子。所作古文,刻意求奇,讲究“储思必深,摛辞必高”,目的是为矫一代之弊端。其记叙文,《书何易于》、《书褒城驿壁》等篇,深刻揭露了晚唐政治中的某些重大问题,孤愤激烈,颇多讽刺,文字遒劲,笔调激切;其说理文,《复佛寺奏》、《与李谏议行方书》等篇,批佛教、砭时弊,皆能一针见血,匡谏君非之心恳诚之至,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在骈俪浮艳文风重新抬头的晚唐,孙樵从文学理论到创作实践上,都坚持了古文运动的方向,是唐代古文运动的殿军。 孙樵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