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孟浩然集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孟浩然集

一名《孟襄阳集》。诗集。唐孟浩然(684—740)撰。四卷。浩然,襄阳(今属湖北)人。早年隐居鹿门山。年四十游京师,应试不第。尝于太学赋诗,一座叹服。张九龄镇荆州,署为从事。开元末病卒。其诗最初为王士源所辑,称孟诗有二百十八首。后辗转成二、三、四卷不等。是集收诗二百六十三首。其诗“祖建安,宗渊明。”开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之先。多抒发闲情逸致,浅显处见典雅,不事雕琢中见清秀。名篇《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为后人咏唱不衰,成为山水田园绝唱。孟诗为王维先导,后人以王孟并称,但就反映社会生活而论,孟诗成就则不及王诗。有《唐人小集》、《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四部备要》诸本。一九五四年文学古籍刊行社据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明刻本铅印本为最通行本。

孟浩然集

别集。三卷。唐孟浩然撰。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早年隐居鹿门山,闭门苦学,四十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和王维交谊甚笃。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之胜。张九龄作荆州长吏,曾引他作过短期的幕僚,最后还是归隐,卒于里居。
《孟浩然集》共收诗二百十八首。孟浩然一生经历比较简单,没有入过仕途,诗歌创作题材狭隘,主要表现隐遁生活或摹写旅途风物。大量是山水诗,多描写故乡襄阳的鹿门山、万山、砚山、鱼梁州、高阳等名胜古迹。如《秋日登兰山寄张五》、《夜归鹿门山》描写襄阳的村落、人影、平沙、渡头、新月般的小舟、鹿门的烟树、松径下的月光,令人感到平凡而又亲切。孟浩然山水诗中也有壮阔的山川描绘,如《自浔阳泛舟至明海作》、《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等诗都能从大处落墨,写出壮丽雄伟的景色,例如向来传诵的《临洞庭》,描绘洞庭湖水涵容天地的壮阔景象,气势磅礴,格调雄浑,大自然的神奇伟力得到了有力的表现,同时也流露出作者渴望走入仕途而未能得人引荐的苦闷心情。孟浩然还有一部分山水诗,是漫游秦中、吴越等地时所写的,写旅途情景富于变化而又描摹逼真,如《夜渡湘水》写江上夜行别饶一番风趣;《早发渔浦潭》写侵晨舟行,也引人入胜。其他如《江上思归》、《宿建德江》、《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晚泊浔阳望庐山》等篇,也都是漫游中的名作。
《孟浩然集》收录的田园诗并不多,但都写得感情真挚,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如《过故人庄》,写故人相邀,欢会田家,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脱略形迹、把酒笑语的场景,表现出对真挚友情的追求,对劳动生产的肯定,充满生活情趣。《夏夕南亭怀辛大》写山光西落,池月东上,诗人散发而卧,清适自得,于荷风竹露中微觉寂寞而产生怀知音,思故人之情,全诗景情交融,景清而思湛,于自然宽舒中见悠远之趣。《春晓》写的似乎是一种充满喧闹的春意境界,但所表现的是闲适的情趣,又蕴含着一缕惜春之情,空灵之感。
孟浩然是唐代大量写作山水诗的第一个诗人,继谢灵运之后,开王维的山水诗的先声,对当时和后世都有很大影响。他为诗,伫兴造思,洗削凡近,意境清远,多自然超妙之趣,一向与王维并称。李白、杜甫、王维对他都很推崇。李白曾用“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和“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赠孟浩然》)的诗来赞美他。杜甫称他的诗“往往凌鲍谢”(《遣兴》),“清诗句句尽堪传”(《解闷》)。但苏轼说他“浩然诗歌韵高才短,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十五引),是颇为中肯的。
有唐王士源编三卷,凡诗二百十八首。有影印宋本。明毛晋刻本名《孟襄阳集》,亦三卷,编次与宋本不同。明顾道洪刻本有补遗一卷,并附《襄阳外编》一卷。又有影印明刻四卷本;明张逊业辑二卷本;杨一统辑一卷本等。1954年文学古籍刊行社根据商务印书馆纸版重印。

《孟浩然集》

唐代诗歌别集名。孟浩然撰。因孟浩然是襄阳人,所以又称《孟襄阳集》。唐代王士源于天宝四年(745)编录而成,共四卷218首。天宝九年,韦滔又对它进行整理,编为三卷。宋代元代明代都有刻本传世,但常有伪作窜入集中。只有四川蜀刻本与王士源的本文最相近,收诗210首。《四部丛刊》曾据明代刻本影印,共四卷263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出版“蜀刻本”影印本,名叫《孟浩然集》。巴蜀书社1988年又出版李景白校注的《孟浩然集注》。现今选本主要有傅东华的《孟浩然诗选注》和陈贻焮的《孟浩然诗选》。

孟浩然集

别集。唐孟浩然(襄阳人)作,王士源编,三卷,诗218首。有影印宋本。明刻有《孟襄阳集》。《四部丛刊》本收诗262首,有别诗窜入。

孟浩然集

四卷。唐孟浩然(689—740)撰。孟浩然,字浩然,湖北襄阳人。长期隐居故乡鹿门山,吟咏自适。年四十,游长安,应进士不第。张九龄辟为荆州从事。其诗与王维齐名,时称“王孟”。长于五言,尤工五律。所作诗深得李白、杜甫等人称赞。此集为唐人王士源收集浩然遗诗编辑而成。书前有天宝四年(745)王士源序,称“浩然卒于开元二十八年,年五十有二。凡所属缀,就辄毁弃,无复编录,常自叹为文不逮意也。流落既多,篇章散逸。乡里购采,不有其半。敷求四方,往往而获。今集其诗二百一十七首,分为四卷。”又称“诗或缺逸未成,而制思清美,及他人酬赠,咸次而不弃。” 又天宝九年 (750年) 韦滔序,称“增其条目,送上秘府”。据士源序,可知此集收诗共二百六十二首,较原本多四十五首。则为后人窜入者居多。有江苏蒋曾莹家藏本。1954年文学古籍刊行社据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明刻本重印。198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宋蜀刻本。巴蜀书社1988年出版今人李景白《孟浩然诗集校注》。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4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