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学习理论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学习理论xuexi lilun

关于通过学习使心理得以形成、改变和发展的实质的解释。一般将20世纪以来的学习理论概括为两大对立的派别:一为联想派或行为派,一为完形学派或认知派。联想派认为,学习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一种前所未有的关系的过程。这派学者把学习解释为习惯的形成。主要有桑代克的联结学、华生的刺激一反应说、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说等; 认知学派特别强调知觉和理解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认为真正的学习,是个体了解情境,洞察情境中各刺激之间的关系,而后获得认知。这一派的理论主要有格式塔学派提出的完形说, 以布鲁纳为代表提出的认知—发现说等。此外,还有在这两基本派别基础产生的折衷调和观点,即联结一认知理论,主要有E. C.托尔曼提出的认知—目的说,加涅的认知—指导说。随着学习理论研究的进展,近些年出现的信息加工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观, 也引起了心理学家的广泛关注。

学习理论

解释学习过程的学说,关于学习的心理学理论。在国内外,不同的心理学派,从不同的观点角度出发,采用不同的方法提出了不同的学说:生理学说,生化学说,心理学说,教学理论,学习控制论等。在学习心理学中,一般把这些理论归为两大理性体系:刺激——反应理论和认知理论。刺激——反应理论又称联合说哲学,起源于洛克的经验论。这理论体系又可分联结说和强化说。主要代表人有桑代克、华生、斯金纳等。桑代克的学习联结说(或试误说)、华生的经典条件作用说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说都是典型代表,西方心理学同时还把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也归于这一理论体系。认知理论起源于德国的观念论。它主要分为知觉的重新体系化和认知结构两大派别,主要代表人物如苛勒、皮亚杰等。苛勒的经典格式塔说(或顿悟说),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是认知派典型。刺激——反应论一般用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系的建立来说明学习,把学习看作是行为习惯的形成。认知理论用环境中刺激关系的认知来解释学习,把学习看作是行为习惯的形成。70年代以来,由于一些新型学科(控制论、信息论等)的影响,心理学家们意识到学习的复杂性,用简单的一种理论难以解释复杂的学习,两种理论开始趋近吸收。一方面以新的观点对已有的结论重新审查;另一方面把研究重点置于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普遍认为,行为是复杂的认知系统控制。美国的布鲁诺是代表人物之一。在原苏联,有把年龄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结合起来的倾向。赞可夫则反映了这种新动向。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0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