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学官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学官


学官

管理学校行政及教学之官。汉代有五经博士、博士祭酒;晋代有国子祭酒、国子博士、国子助教,以后增四门助教;隋唐时有国子监祭酒、司业、监丞;宋代国子监初有判国子监事、同判国子监事、监丞、主簿、书库官、直讲、说书及学正、学录、学谕等;元丰改官制后,始置国子监祭酒、司业、监丞、主簿等。太学则设太学博士及学正、学录、学谕、直学等。诸路则设有提举学事,州学设教授等。辽、金、元国子监学官承宋制,国子学则有博士、助教等。元代各行省设儒学提举司,掌管诸路、府、州、县儒学及祭祀、教养钱粮等事,有儒学提举、副提举等。明代国子监设国子祭酒、司业、典簿、监丞、博士、助教、及学正、学录、典籍、掌馔等。各直省置学政,专掌教化及教育;府、州、县学置教授、训导、学正等。

学官

中国古时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的教师。汉代始设五经博士、博士祭酒。西晋始设国子祭酒、博士、助教。宋以后称作提学、学政、学正、教谕等。

学官

泛指掌管学校教育之官员。又有“教官”、“校官”、“广文”、“学博”等称呼。汉设于中央机构者有博士、博士祭酒等。武帝时令天下郡国皆立学官,或称校官,有文学掾史、经师等,掌理学政,教授诸生。元始三年(3),王莽立学于县、道、乡、聚,东汉因之,其学官多称校官。东汉末年,学校制度废败,故建安八年(203)规定,县满五百户者皆置学官(时学校官舍亦称学官,或学宫)。西晋置国子祭酒、博士、助教,均属学官。隋国子寺四学、唐代国子监六学各有博士、助教,均谓之学官,而国子监祭酒、司业、丞、主簿等,则称监官。宋以后的提学、学政,以及各级儒学的教授、教谕等均称学官。明清对儒学学官等级做了规定,属府学者称教授,州学称学正,县学称教谕,各设训导为副职,掌教导在学之生员。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2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