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宇文邕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宇文邕543—578

即北周武帝(560—578)。字祢罗突。鲜卑族,宇文泰之子。初为堂兄宇文护所立,以护专权,天和七年(572年)杀之使归政于己。在位时曾下令释放奴婢以改变鲜卑旧俗,并大举灭佛,使寺院占有的大量人口向国家纳税服役。建德六年(557年)灭北齐,同年颁发划一的度量衡制,并颁布重刑以制止官吏贪污,为后来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宇文邕543—578

北周皇帝。560—578年在位。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南)人。鲜卑宇文氏。一名祢罗突。宇文泰第四子。初封辅城郡公、鲁国公。北周武成二年(560)即帝位,堂兄宇文护任大冢宰,专断国政,曾数遣军攻北齐。天和七年(572)杀护,始亲政。建德二年(573)辨释三教先后,以儒教为先,道教为次,佛教为后。三年禁止佛道两教,毁经像,罢沙门、道士,令还民。四年亲率六军攻北齐。六年灭北齐。在位期间改八丁兵为十二丁兵,颁新律,立露门学,初行《刑书要制》。谥武皇帝,庙号高祖。

宇文邕543~578

即北周武帝。公元560~578年在位。祖籍代郡武川(今属内蒙)。字祢罗突, 宇文泰第四子,生于同州(今陕西大荔)。泰死,三子觉代魏自立为帝, 国号周, 史称北周。邕即位后,堂兄护专权。天和七年(公元572年)杀护,始亲政。性深沉有远识,继承其父的改革事业,努力经营关中,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诸方面均有建树。尤其建德三年(公元574年)诏令禁止佛道二教,不仅使寺院占有的大量人口向国家纳税服役,而且大大加强了皇权。建德六年,灭北齐,统一了北方,为日后南北统一奠定了基础。青年而病故,葬孝陵,谥武帝, 庙称高祖。

宇文邕

北周皇帝。543年生于今陕西省大荔县。为宇文泰第4子。560年被宇文护拥立为帝,572年杀死宇文护,开始执政。575年和576年两次伐齐未果。577年终灭北齐。574年下令禁断佛、道二教,令僧道还俗。578年率军分5路北伐突厥,未成行而病逝。年仅35岁,其中在位19年。

宇文邕543—578

即北周武帝。560至578年在位。鲜卑族。宇文泰第四子,天和七年(572)亲政。统治期间在以西安为中心的北周地区大胆改革,释放奴婢,禁止佛道二教,摧毁经象淫祠,令僧尼道士还俗,在此基础上整顿吏治,严惩贪污,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加强战备,使北周日益强大起来。建德六年(577)一举消灭北齐,尽有黄河流域及长江上游之地,为隋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宇文邕

见“北周武帝”。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3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