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安庆保卫战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安庆保卫战咸丰十年至十一年(1860—1861)太平军为保卫安庆而进行的战斗。安庆为安徽省城,是长江中游重镇和天京西面门户,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咸丰三年五月(1853年6月),太平军西征占领安庆,成为天京和西征太平军人力和物力供应地。咸丰八年四月(1858年5月)湘军攻陷九江,进窥安庆。同年十月十日(1858年11月15日),陈玉成、李秀成部大破湘军,取得三合大捷,安庆之围自解。洪仁玕说:“安庆一日无恙则天京一日无险”。洪秀全十分重视安庆局势。曾国藩也认为“安庆一军关系淮南之全局”,故把湘军主力摆在安庆外围和安庆对面的皖南。太平军为了守住安庆,保卫天京,洪秀全令李秀成等率兵东征,向江浙进军,并顺利攻克了常州、无锡、苏州、嘉兴等大部分地区,迫使咸丰帝惊恐不安。同年八月太平军开始第二次西征。陈玉成率部沿长江北岸由安徽入湖北;李秀成率部沿长江南岸,由江西入湖北,预定两路大军于次年四月会师武汉。咸丰十一年三月(1661年4月),湘军猛攻安庆,于是陈玉成放弃西征计划,率师回援安庆,屯兵集贤关,进攻围城湘军,并命驻守六合一带的吴定彩率千余人,至安庆城助守。同时洪秀全又命洪仁玕、林绍璋等增援安庆。曾国藩也全力加强安庆包围力量,命曾国荃、多隆阿顽强抵抗,围城打援。四月,陈玉成派刘玱琳率军留守集贤关外赤冈岭,自率军三万余,从挂车河至横盘岭连营二十余里,分三路南下,为多隆阿所败。湘军乘机攻打赤冈岭,刘玱琳孤军抗敌三十余日。至五月终因寡不敌众,赤冈岭失陷。刘玱琳、朱孔堂等四千余将士壮烈牺牲。六月菱湖南北两岸的十八垒营被湘军攻破,敌人直逼安庆城下。此后陈玉成、杨辅清等人多次组织进攻围城敌军,但都未能突破防线。咸丰十一年八月一日(1861年9月5日)湘军用火药炸塌安庆西北门城垣,乘势入城。吴定彩、叶芸来等一万六千余将士奋起抗敌,全部壮烈牺牲。 安庆保卫战太平军保卫安庆的战役。1860年6月湘军包围了天京门户安庆。次年陈玉成、李秀成奉命沿江西上包抄武昌,以解安庆之围。因受英国侵略者阻挠,未获成功。9月安庆陷落,守将吴定彩等2万余人全部壮烈牺牲。 安庆保卫战太平天国1861年前后保卫安庆的重要战役。1860年曾国藩趁太平军全力开辟苏浙根据地之机,集中湘军主力包围安庆。安庆是天京的西大门,是太平军人力和物力的重要供应基地。为解安庆之围,洪秀全决定采用“围魏救赵”的策略,命陈玉成、李秀成分兵两路西上,突入敌人后方,会师武汉,迫使敌军撤围回援。9月,陈玉成率兵自天京渡江,于1861年3月占领黄州,直逼武昌。李秀成有重下游、轻上游的思想,所部南路军行动迟缓,于同年6月才到达武昌县(今湖北鄂城),由于两军错过约定的会师期限,加上英国侵略者从中破坏,陈玉成又急于回救安庆,致使会师武汉的计划未能实现,而湘军却加紧了对安庆的进攻。自4月至9月,双方在安庆展开了激烈的战斗。6月,湘军攻破集贤关太平军营垒,守将刘跄琳以下2000人牺牲。9月,正当陈玉成、杨辅清与围城湘军后队鏖战时,湘军前队用地雷轰塌安庆城垣,守将叶芸莱及全军16000人战死,安庆陷落。从此,天京失去上游屏障,太平天国处境日益恶化。 安庆保卫战清代咸丰十至十一年(1860~1861)间,太平军为保卫安庆而进行的重要战役。十年夏,曾国藩命道员曾国荃率湘军1万人,合同提督杨载福率湘军水师4000人进围安庆。太平军张朝爵、叶芸来率1万余人坚守待援。三月,陈玉成率军1万人,干王洪仁玕、章王林绍璋、定南主将黄文金等率军4万余人来援。但终无法突破敌之包围圈。八月一日,湘军入城内。叶芸来、吴定彩等1.6万余人壮烈殉难。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