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息香中国史籍所见之西域香料。因出自古安息国,故名。《酉阳杂俎》卷18: “安息香树出波斯国,波斯呼为辟邪树。长三丈,皮色黄黑。叶有四角,经寒不凋。二月开花,黄色,花心微碧,不结实。刻其树皮,其胶如饴,名安息香。六七月坚凝,乃取之。烧之通神明,辟众恶。” 《本草纲目》卷34引苏恭曰: “安息香出西戎,状如松脂,黄黑色,为块。新者亦柔韧。”《隋书》卷83记,龟兹国及漕国皆产安息香。此香实为杂物,中有Sty-raxbenzoin。 安息香benzoin由几种安息香树的树干受伤后得到的树脂。又称安息香胶、安息香树脂。 中国需用的安息香,历来依靠进口。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苏敬等《唐本草》收集记载了安息香等20多种外来药物。《中国医学史》记载: 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以后,每隔1~2年中国从于阗国输入安息香、鸡舌香、乳香、木香、琥珀、水银、腽肭脐等药品。 分布 安息香树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与爪哇和马来半岛,商品名苏门答腊安息香; 暹罗安息香树分布于泰国、越南、柬埔寨和中国云南、广西,商品名暹罗(泰国)安息香。分布于中国云南、广东、广西的粉背安息香树、青山安息香树和白叶安息香树的树脂,亦能生产安息香。中国江苏、四川等省已将其作为药物来源列入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 采脂 夏、秋两季,选择5~10年生的树,在距离地面高40厘米的树干上,开割三角形的伤口多处,深达木质部,使伤口成3条等距离的垂直线。7天后,伤口开始流出黄色树液,将其除去,渐渐地流出白色的香树脂,稍干后采收,即是安息香的粗品。此后每隔 一定时期,再在每 一伤口以上4厘米的地方,开割新的伤口,如此采集,直至全树开遍伤口为止。一般一株树可以采割12年。 性质 安息香因产地不同,性状各异。苏门答腊安息香是球形颗粒压结成的团块,大小不等,表面红棕色至灰棕色,嵌有黄白色及灰白色不透明的杏仁状的表面粗糙颗粒。常温下质坚脆,加热则软化,气芳香,味微辛,咀嚼时有砂粒感。强热后放出白烟,迅速冷却即得晶状物,取少许粉末与高锰酸钾溶液共热,即有微弱的苯甲醛香气逸出。暹罗安息香是微扁圆的泪滴状物或团块,直径一至数厘米,厚约1厘米,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内部为乳白色不透明体,具有类似芳草的香气和香树脂的香味。常温下质坚脆,加热则软化,味微辛,咀嚼时有弹性。当三氧化铁的醇溶液加入本品的酒精浸膏中,出现特有的绿色。中国粉背安息香树或青山安息香树所产的安息香,是黄棕色或红棕色不规则的小块。质脆易碎,香气浓,味苦辛。 化学成分 安息香的主要成分是肉桂酸酯和安息香酸酯及其游离酸。酯和酸的数量与类型,根据树脂的来源不同变化很大。 中国《中药大辞典》记载: 苏门答腊安息香含树脂约90%,主要成分是苏门树脂酸和肉桂酸松柏醇酯,肉桂酸苯丙酯2~3%,香草醛1%,苏合香素、苏合香烯、苯甲醛、安息香酸和肉桂酸少量,树脂总安息香酸含量10~25%,总肉桂酸含量10~30%。暹罗安息香含树脂70~80%,主要成分是暹罗树脂酸和安息香酸松柏醇酯,安息香酸11.7%,安息香酸肉桂醇酯2.3%,香草醛0.3%。暹罗安息香不含肉桂酸。中国3种安息香树脂的总香脂酸含量分别是,粉背安息香31%,青山安息香28%,白叶安息香27~28%,香脂酸全是安息香酸。 用途 苏门答腊安息香和暹罗安息香已列入世界许多国家的药典中。根据中国药典规定: 苏门答腊安息香用于肉桂酸和假漆的制造。暹罗安息香则用于医药、香料和化妆品。安息香在医药上外用为防腐剂和兴奋剂,内服有利尿作用,又可用于慢性支气管炎为祛痰剂。复方安息香酊剂用作皮肤的保护剂和刀伤的抗菌和止血剂,也用于处理牙龈发炎和口腔疱疹等疾病。 安息香特别是暹罗安息香,具有抗氧与防老化性能。广泛用于香水、肥皂、洗涤剂、雪花膏等化妆品的添加剂。安息香被列为天然食用香料之 一,广泛用于多种食品。 安息香Japanese snowbellStyrax japonica Sieb.etZucc.,又称野茉莉。安息香科或野茉莉科,安息香属(野茉莉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分布于中国华东、华中及西南地区。常生于山坡杂木林或荒山坡。嫩枝叶被星状柔毛,后脱落。单叶互生,椭圆形或倒卵形,先端锐尖,边缘有不整齐小粗齿,叶背被白色星状毛。花单生,或2~6朵花组成短总状花序,下垂;花萼钟形,浅5裂;花冠5深裂,白色;雄蕊10枚,花丝基部有长柔毛;子房上位,基部3室。核果球形至卵圆形,有宿存花萼。种子紫褐色,有皱纹。为水土保持树种。花、果美丽,属观赏植物。木材可作细木工用材。种子含油18.2%,可制肥皂或润滑油。树脂药用,为祛痰及芳香开窍药;又为安息香酸原料及化妆品香料。 安息香名贵药材。属安息香科,落叶乔木,产于热带。我国过去全靠进口,1970年开始在华南地区研究和生产,南宁市郊区高峰林场大面积培育安息香树获成功。安息香树叶互生,呈椭圆形。夏季开花,聚伞形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带红色,有香气。如伤其树干,能泌出树脂,干燥后呈红棕色半透明状态,即安息香。含肉桂酸、苯甲酸、脂类及苏合香素等。其味微辛,气香,性平,有开窍行血,去腐生肌之效,主治中风昏厥、心疼腹痛,产后眩晕等症,是调合香精的定香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