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宋学士全集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宋学士全集文集。明宋濂(1310—1381)撰。三十二卷,附录一卷。濂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属浙江省)人。幼家贫,常借书苦读。曾受业于吴莱、柳贯、黄溍。元末召为翰林编修,以亲老辞,隐居东明山十余年。明初奉命主修《元史》,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后全家谪贬茂州,中途病死夔州。谥文宪。其集刻本颇多,各本名目卷数颇不一致。明正德九年(1514)张溍刻本题《宋学士文集》,分七集七十五卷,《四部丛刊》据此本影印。清嘉庆十五年(1810)严荣刻本五十三卷,卷首四卷,《书目答问》谓为通行足本。《四库全书》著录为嘉靖本, 《总目》作三十六卷,因雷礼序致误,实为三十三卷。另有康熙初刊行《宋景濂未刻集》二卷,乃其后裔得文徵明家所藏旧稿,辑其中三十八篇遗文而成。此本为韩叔阳汇集,张元中编次,张孟昂校正。《凡例》云:“宋文旧有《朝京稿》,有《潛溪集》,有《翰苑集》,有《銮坡集》,有《芝园集》,有《龙门子凝道记》,有《浦阳人物记》,今会成一帙,共计三十三卷(包括附录一卷),一千三百五十篇。”濂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其文简洁典雅,雍容浑穆,对明初散文影响甚大。有嘉靖二十九年(1550)刻本。以《四部丛刊》本通行。 《宋学士全集》36卷。收诗歌和散文。其文辞采富赡,雍容浑穆,气脉流畅,变化自如。是明初一代文宗。有《四库全书》本。 《宋学士全集》32卷,补遗8卷,附录2卷。《金华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宋学士全集三十六卷。明宋濂 (1310—1381)撰。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浙江金华人,曾受业于吴莱、柳贯、黄溍。明初奉命主修《元史》,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深得太祖宠信。后因长孙慎牵涉胡惟庸案,全家谪戍茂州,中途病死于夔州。生平著作甚多,著有《篇海类编》、《宋文宪公全集》等。元末文章,以吴莱、柳贯、黄溍为一朝之后劲。宋濂初从吴莱学,既又学于柳贯和黄溍,其授受具有源流。又早从闻人梦吉讲贯五经,其学问才具有根柢。《明史·宋濂本传》称其“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为文醇深演迤,与古作者并。”在朝郊社、宋庙、山川、百神之典、朝会、燕飨、律历、衣冠之制、四裔、贡赋、赏劳之仪、旁及元勋、钜卿、碑记、刻石之词,咸以委濂,为开国文臣之首。士大夫造门乞文者,先后相踵。外国贡使亦知其名,高丽、安南、日本使至,俱持金购其文集。可见其文名之盛。其文雍容浑穆,如天闲良骥,鱼鱼雅雅,自中节度。宋濂著述的版本甚多。是集为三十六卷,收入《四库全书》,此外,还有天顺五年(1461)黄誉刻《宋学士先生文集》二十六卷,附录一卷;正德九年(1514)张缙刻《宋学士文集》七十五卷; 嘉靖三十年 (1551) 韩叔阳刻 《新刊宋学士全集》三十三卷;康熙四十八年(1709)彭始搏刻《宋学士全集》三十二卷,附录一卷等存世。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