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宗炳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371 宗炳375—443

字少文。南朝宋画家南阳涅阳 (今河南镇平)人。家居江陵(今属湖北)。精书画、善音律,性情淡泊。东晋末至宋元嘉中,朝廷屡召不就。信佛,在庐山与慧远等人创立“白莲社”。漫游山川,西涉荆、巫,南登衡岳,隐居衡山,后老病回江陵。自叹既老且病,再不能遍观名山,遂将所见山川景物画于壁,卧以游之。并说:“抚琴动操,欲令众山皆响。”著有《画山水序》,为中国早期山水画论重要文献。主张“含道应物”、“澄怀味象”,提出“畅神”说。书中所述“远近法”,为中国最早有关透视学的理论。

宗炳375—443

南朝宋画家。字少文,南阳涅阳(今河南镇平)人。家居江陵(今属湖北)。能书画,善鼓琴,好山水。作品未流传下来。他不乐为官,朝廷屡召不起。游历许多名山大川,图绘于壁,“澄怀观道,卧以游之。”所著《画山水序》,为中国绘画史上第一篇山水画理论著作。文中提出“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的殊途同归说;对“竖画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的透视原理的运用;“以形写形,以色貌色”的山水画的创作方法;山水画功能首在“畅神”——陶冶性灵说等等,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宗炳375—443

南朝宋山水画家,字少文,南阳涅阳(今河南镇平)人。继承发展了老庄美学思想,提出“澄怀味象”等重要美学命题,著有《明佛论》、《画山水序》。参见“澄怀味象”。

宗炳

南朝宋画家。公元375年生,443年去世。南阳(今河南邓州)人。擅图画、书法。435年著《明佛论》。402年7月,与僧慧远等18人创建白莲社,即“净土宗”。412年宋武帝刘裕召为官,不就。著有《画山水叙》,为中国早期著名画论。

宗炳375~443

南朝宋画家。字少文,南阳涅阳(今河南镇平)人。能书善画通音律,好游山水,老年时画山水于壁上以卧游,对观察描绘山颇有心得。有《画山水序》传世。论点如:“神本亡端,栖形感类,理人影迹,诚能妙写”。论画法如:“以形写形,以色貌色也,且夫昆仑山之大,瞳子之小,迫目以寸,则其形莫睹,迥以数里,则可围于寸眸……,竖画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文章明确的论述了远近法中形体透视的基本原理和验证方法。比意大利画家勃吕奈莱斯克(1377~1446)创立远近法的年代约早1000年。提出“畅神”之说,强调山水画创作是画家借助自然形象,以抒写意境的一个过程。这种观点是在中国“以形写神”的理论上又推进了一步。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