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官庄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官庄清代设置的耕种官田的农庄。《清史稿·食货志》:“田制: 曰官田。初设官庄,以近畿民来归者为庄头,给绳地,1绳42亩。其后编第各庄头田土分4等,10年一编定。设粮庄,庄给地300垧,垧约地6亩。庄地坐落顺、保、永、宣各属,奉天、山海关、古北口、喜峰口亦立之,皆领于内务府。此外有部、寺官庄,分隶礼部、光禄寺。” 官庄见“田庄”。 官庄“官员庄田”的简称。明清时官僚地主兼并大量民田后建立的庄田。这些土地,有些为皇帝所赐,有些为霸占到的民田。清代,官庄则指八旗官员、将领的庄田, 故称“官员庄田”。因同属清内务府会计司管理,故又称“内务府官庄”。这些庄田, 主要靠圈地掠得。也有些是农民被迫“投充”带来的土地。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