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实践理性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实践理性

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的伦理学用语。指实践主体的“意志”,即人的实践行为的动因。康德认为,人的心灵具有两种先天的能力,一种是认识的能力,它以知识自身的规律来表现本体;一种是欲求的能力,它以行为即道德命令来体现本体,前者即所谓“理论理性”;后者即所谓“实践理性”。它们是同一纯粹理性的不同方面,理论理性是与知识有关的理性,实践理性是与意志有关的理性。康德认为,实践理性按照自身的要求,对现实的经验世界施加决定性的影响,使经验世界最大限度地合乎实践理性的要求,并成为理想的道德世界。这就是说,实践理性的职责不是描述或规定实际事物,它所关心的仅是告诉我们应该如何生活和我们应该做什么。实践理性的判断不产生理论意义上的知识,它的判断只是一些实践的命令,其功能是在作决定方面给我们以指导。它不解决理智的疑惑,而是排除意志的犹豫。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虽然是同一人类理性的活动,但一方是关于机械的、必然的、因果世界的,另一方是关于目的论世界即自由世界的。因为本体统一现象,现象归属本体,认识的世界从属于意志的世界,自然界由于道德界才有意义。所以,康德认为,实践理性优于理论理性。实践理性包含着以道德律为根据的行为的根本原则,表现为至上的命令。绝对服从这个至上命令的行为才是道德的行为。但是,人性有弱点,人总有欲望与理性的对立,而经验世界事实上也没有表现出道德与幸福的必然联系。有德行的人不一定幸福,幸福的人不一定有德行。这就出现了美德与幸福、自由与必然、道德律与自然律的对立。为了解决这种对立,康德把上帝和心灵不朽作为实践理性的设定。这样,就把现实世界中无法解决的对立推到了来世。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0/19 8: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