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錞于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錞于乐器。青铜制。形如圆筒,上大下小。顶有纽可悬挂。以槌敲击发音。最早见于春秋,汉代盛行。 錞于东汉乐器。现藏辽宁省博物馆。通高43.9,下口径17.8厘米。青铜铸造,形如圆筒,肩扁圆,有较宽的唇边,顶平,上饰立虎形钮,虎两旁饰双鱼纹,后有五铢钱纹,下口直,体腔比例较高。錞于为古代乐器,始于春秋,盛行于战国西汉。《周礼·地官·鼓人》:“以金錞和鼓。”《国语·晋语》:“战以錞于,丁宁儆其民也。”“庚午錞于”铭文有: “用享以孝,子子孙孙永宝鼓之。”可见錞于即是军阵乐器,又可用于祭祀集会,和用于宗庙的享孝时的宴乐器。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