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宦官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宦官

官名。被割去生殖器官失去性功能侍奉皇帝、皇后并负责处理内宫诸事务的男性官员。始置于商周时期,此后历代沿置。亦称奄人、寺人、阉宦、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太监、内监等名。宦官自汉代以后成为皇帝的近臣,常常左右国政,至唐代宦官统辖军队。《周礼·天官冢宰》: “内小臣: 奄上士4人,……寺人,王之正内5人。”《清史稿·职官志》: “宦官: 四品总管太监衔曰宫殿监都领侍,五品总管衔曰宫殿监正侍,六品副总管衔曰宫殿监副侍; 首领太监衔2: 七品曰执守侍,八品曰侍监; 又有副首领、笔帖式。自四品至八品,凡5等,升迁降调由内府移咨吏部敬事房。”

宦官

古代被阉割失去性能力的人在宫内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的一种官员。宦之初意为仆隶,如“(越王)与范蠡之宦子吴”并不专指阉割之人。周将宫中阉割之人称为寺人、阉 (奄)人。战国时赵有宦者令。秦汉宦官属少府。东汉后“宦官悉用阉人,不复杂调它士”。此后宦官专指阉人,又称太监、阉宦、宦者、中官、寺人、内臣、内官、内侍、内监等。隋、唐、宋设内侍省,以宦官主管。宦官本为内廷官,无权过问政事。由于皇帝与权臣的矛盾,才重用身边的宦官,以至东汉、唐相继发生宦官专权的现象。明代在宫廷内设二十四衙门,由太监提领。清代以总管太监、首领太监等为宦官首领,隶属内务府,并严禁宦官干预国政。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