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宪章运动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宪章运动Xianzhang yundong19世纪30、40年代英国工人争取国会改革的运动, 其纲领是 《人民宪章》,故名。1832年,工业资产阶级凭借工人阶级的支持,迫使国会通过改革法案,得以跻身于统治集团。但工人没有获得选举权。1836年,手工业者威廉·洛维特创立伦敦工人协会。次年,协会拟定致国会请愿书,1838年, 以 《人民宪章》的名义公布于世, 提出6点要求:年满21岁的男子均有选举权;秘密投票;按居民人数平均分配选区, 每区选派一名议员; 每年改选一次国会; 废除议员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 议员领取薪俸。各地工人热烈响应,举行集会和示威游行,掀起签名运动。资产阶级激进派亦加入运动。1839年2月, 在伦敦召开宪章派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名为“宪章派公会”,决定向国会递交请愿书。7月,125万多人签名的请愿书遭国会否决, 不少宪章派领导人被逮捕。1840年7月,全国宪章派协会在曼彻斯特成立。该协会有较强的组织性, 是英国第一个群众性工人政党。资产阶级激进派退出运动。1842年, 在奥康诺领导下,宪章派掀起第二次高潮。请愿书上签名者达330多万人。5月,请愿书又遭国会否决。6月起, 各地工人罢工,个别地方发生巷战。9月,军警进行镇压,1500多宪章派积极分子被捕。哈尼、琼斯等宪章派左翼坚持斗争。1845年,在马克思、恩格斯帮助下,哈尼等同流亡伦敦的各国革命者创建“国际民主派兄弟协会”。1848年,在法国二月革命的影响下,宪章运动形成第三次高潮,有197万人在请愿书上签名。政府动员大批军警, 禁止工人在伦敦游行, 并下令解散全国宪章派协会, 逮捕500余人。此后, 宪章运动日趋消亡。1853年,全国宪章派协会不再选举中央执行委员会。1858年,协会解散。宪章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 真正群众性的, 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列宁语), 为英国和国际工人运动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对英国社会政治制度的民主改造亦产生深远影响。它的6点要求, 除每年选举议会外, 后来都陆续得到实现。 宪章运动Xianzhangyundong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工人争取普选权的运动。因其纲领为《人民宪章》,故名。1832年,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利用工人群众的力量,迫使国会通过改革法令。工业资产阶级得以跻身于统治集团,但拒绝给予工人选举权。英国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争取本阶级的政治权利。1836年,手工业者威廉·洛维特创立伦敦工人协会。次年,协会拟定致国会请愿书,提出6点要求:年满21岁以上的男子均有选举权;不记名投票;将全国划分为居民人数相等的若干选区,每区选派一名议员;国会每年选举一次;废除议员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议员领取薪俸。1838年,该文件以《人民宪章》的名义公布于世,各地热烈响应,资产阶级激进派亦加入运动。掀起3次高潮:1839年2月,宪章派在伦敦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向全国递交请愿书。5月,125万多人签名的请愿书递交国会。7月,遭国会否决。工人的抗议活动遭镇压,不少宪章派领导人被捕。1840年7月,全国宪章派协会在曼彻斯特成立。有较强的组织性和战斗性,是英国第一个真正的工人政党。资产阶级激进派退出运动。1842年,在奥康瑙尔领导下,宪章运动出现第二次高潮,330余万人在请愿书上签名。5月,请愿书又被国会否决,许多地区工人举行罢工。政府进行镇压,1 500多名宪章派领导人和积极分子被捕。1845年,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帮助下,坚持斗争的宪章派左翼哈尼等人同流亡伦敦的各国革命者创建“国际民主派兄弟协会”,加强了与国际无产阶级的联系。1848年,在法国二月革命的影响下,宪章运动形成第三次高潮,有197万人在请愿书上签名。宪章派举行了第三次代表大会,决定4月10日集会游行,递交请愿书。政府调动大批军警,禁止工人游行,并下令解散全国宪章派协会,逮捕500余人。宪章运动严重受挫,日趋消沉。50年代,宪章派左翼力图复兴宪章运动,未能获得预期的效果。1858年,全国宪章派协会解散。宪章运动是英国工人阶级第一次独立的政治斗争,为英国和国际工人运动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宪章运动19世纪上半叶英国工人以争取普选权为中心的政治运动。因其要求集中反映在《人民宪章》中,故名。1836年6月,以洛维特为代表的“伦敦工人协会”成立。次年协会向国会提出请愿书,1838年以《人民宪章》名称公布。内容包括实行普选等6项要求。运动从伦敦开始,遍及全国,曾3次掀起高潮。标志着英国无产阶级已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走上历史舞台。 宪章运动19世纪30—40年代英国工人阶级争取实现《人民宪章》的群众运动,也是世界上首次全国性的工人运动。1838年伦敦工人协会以《人民宪章》名称公布了争取普选权的纲领,各地工人纷纷响应。部分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激进派也参加进来,力图把它引向改良道路。以洛维特为首的“道义派”,主张合法斗争,以奥康璃尔为代表的“暴力派”,也是行动上的合法主义者。只有哈尼、琼斯和部分工人主张武装斗争,他们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支持下,使之成为工人阶级独立的政治行动。它历时12年,曾出现3次高潮 (1838、1842、1848),有数百万人参加。但三次请愿书均遭英国国会否决,工人的集会、游行、总罢工和抗暴斗争被镇压,领袖们被捕和判刑。它教育了英国工人阶级,推动了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史称早期三大工人运动之一。 宪章运动19世纪上半叶英国工人阶级以争取实现《人民宪章》、争取普选权为中心的革命运动,也是世界上第1次全国性工人运动。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为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打开大门,但在斗争中起巨大作用的人民群众仍处于无权地位,无产阶级开始了独立争取普选权的斗争。1836年伦敦工人协会成立,于1837年提出一个争取普选权的纲领性文件,并于1839年以《人民宪章》的名称发表, 提出普选等六项政治要求。宪章拥护者在全国各地集会,游行。1839年运动出现第1次高潮。1840年7月全国宪章协会成立。1842年运动出现第2次高潮。1848年出现第3次高潮。3次均被政府镇压。1848年后,运动逐渐衰落。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