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宫观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宫观宋代制度: 朝臣大吏,年老离休为宫观,即食原职俸,不理事,得朝见: 《宋史·职官志》: “宫观: 宋制设祠禄之官,以佚老优贤。先时员数绝少,熙宁以后乃增置焉。在京宫观,旧制以宰相、执政充使,或丞、郎、学士以上充副使; 两省或五品以上为判官,内侍官或诸司使、副为都监,又有提举、提点、主管。其戚里、近属及前宰执留京师者,多除宫观,以示优礼。时朝廷方经理时政,患疲老不任事者废职,欲悉罢之,乃使任宫观,以食其禄。王安石亦欲以此处异议者,遂诏: ‘宫观毋限员,并差知州资序人,以30月为任。’” 宫观道教祀神的祠宇,亦称道宫、道观。 宫观道宫和道观的合称。道士居住、修炼和作法事的庙宇。唐以后宫观并称。较普通道院为大。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