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富兰克林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富兰克林1706-1790Fulankelin,Benjamin Franklin

美国独立革命主要领袖之一、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外交家、世界著名的科学家。生于马萨诸塞的波士顿。家境贫寒,少时失学,靠勤奋自学成才。读书是他唯一的乐趣,“时间比金钱更宝贵”是他的座右铭。当过学徒、印刷工。他第一个发现金属尖端放电现象,进行了科学史上有名的费城电风筝试验,发明、安装了世界上第一个避雷针;发明了新式的“富兰克林火炉”;研制了第一个具有伸缩性的导尿管;试验了物体传热灵敏度。他对经济学也有贡献,马克思认为他“第一次有意识地、明白而浅显地把交换价值归结于劳动时间的分析”,“表述了现代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45页)。1730年,创办《宾夕法尼亚报》(今《星期六晚邮报》);系北美第一家图书馆——费城图书馆的创建者、美洲哲学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曾任宾夕法尼亚殖民地议会秘书(1736-1751)、宾夕法尼亚邮政局长(1737-1753)。1758-1762年、1765-1775年为宾夕法尼亚、马萨诸塞等殖民地驻英国伦敦代表。1751年,协助创办宾夕法尼亚大学。1754年,出席新罕布什尔等6个殖民地在阿尔巴尼召开的代表会议,提出了阿尔巴尼联盟计划。为了说明联合的必要性,富兰克林曾在一篇论文中配了一幅有名的漫画——一条被砍成数段的蛇,每一段代表一个殖民地,蛇下面写着警句:“联合或者死亡!”1775年,出席费城第二届大陆会议,为《独立宣言》5人起草委员会成员之一,大陆会议外交委员会主要领导人之一。参与起草《宾夕法尼亚州宪法》。1776年,他赴法争取国际援助,显示出卓越的外交才能,获得极大成功,为独立战争胜利作出了独特的贡献。1783年,参与对英和谈以及美英“巴黎和约”的签订。1785年返美,旋即连任宾夕法尼亚州州长3年。1787年,参加费城制宪会议,对美国宪法的制订及其批准,亦作出特殊贡献。曾4次担任英国皇家学会理事。1790年4月17日,因患肌膜炎,在费城逝世。富兰克林被认为是18世纪美国名列华盛顿之后最著名的人物。法国经济学家杜尔哥称颂说,“他从天上夺下了雷电,从暴君手里夺下权杖。”德国哲学家康德则赞誉他是“第二个普罗米修斯”。著有《穷理查历书》、《自传》等。


富兰克林1706.1.17~1790.4.17FalankelinBenjamin Franklin

美国杰出科学家和发明家,著名的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生于波士顿贫穷家庭。只上过两年学,十岁起被迫中止学业,帮助维持家庭生活。曾在波士顿、费城等地当过印刷工。靠刻苦自学、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富兰克林一生从事科学研究、是电气研究的先驱。1743~1744年他看到A.斯宾塞利用玻璃管和莱顿瓶所做的电学实验之后,引起极大兴趣。1745年起他进行了各种电学实验,提出了电的单流质理论,认为电是一种没有重量的电流质,弥漫于整个空间并可以毫无阻碍地渗到各种物体之中。起电过程是一定量的电流质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中,电流质密度大于外部的物体就带正电,电流质密度小于外部的物体就带负电。富兰克林还认为:“电不因摩擦玻璃管而创造,而只是从摩擦者转移到了玻璃管。摩擦者失去的电与玻璃管获得的电严格相同。”富兰克林首次发现了金属的尖端放电现象,由此发明了避雷针。1752年夏天,富兰克林曾做了世界闻名的“费城电风筝实验”,他用绸子作了一个大风筝,风筝顶端安一根尖细的铁丝,并用麻绳与铁丝联起来,麻绳的末端拴了一串钥匙,在一个雷雨天,他和儿子一起将风筝放到天空,一阵雷电打下来,麻绳上松散的毛毛向四周竖立起来,手和钥匙之间发生了火花,天电终于引下来了。他还将大气电收集到莱顿瓶中。富兰克林还发现了带电体之间的相互吸引和排斥、感应起电等现象。同时创造了许多电学名词,如:正电、负电、导电体、充电、放电等。由于他在电学方面的研究成果,1753年获得英国皇家学会的科普利奖章。同时还获得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爱丁堡大学的荣誉学位。1756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772年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富兰克林还发明了新式火炉、医学上第一个具有伸缩性的导尿管。研究了液体蒸发热量的散失情况、铅中毒效应、双焦距眼镜等。
富兰克林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还是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1730年创办《宾夕法尼亚报》,宣传科学与文化。1731年在费城建立了北美第一个公共图书馆并兼任管理员。1736年为宾夕法尼亚州议会秘书,次年任费城邮政局长。1743年组织美利坚哲学会。1751年创办费城学院(即宾夕法尼亚大学)。北美独立战争爆发后参加了反英斗争,曾当选为第二届大陆会议代表,并参加起草《独立宣言》。1776~1785年出使法国,缔结了美、法同盟条约。1786年回国后当选为宾州州长。1787年被选为制宪会议代表,主张废除黑奴制度。他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创始人之一。
富兰克林的科学著作有:《电的实验与观察》、《关于导电物质性质与效应的见解和推测》、《在费城所进行的关于电的实验与观察》、《论闪电与静电的同一性》等。

富兰克林1706—1790Fulankelin

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民主主义者、科学家。他出生在波士顿的一个手工业者家庭,从小酷爱读书。由于家境贫寒,他只读了两年书,就不得不离开学校。但他刻苦自学,坚持不缀。在帮父亲工作的两年里,富兰克林读了许多启蒙思想家的书, 对他今后的民主思想的形成有深刻的影响。富兰克林是个伟大的政治家,曾代表英国北美殖民地与国王的大臣进行殖民地自治的辩论, 参加起草独立宣言,还草拟了美国的宪法。一个印刷工能够成为美国的奠基人之一,这和他一生不懈的追求密切相关。作为一个科学家,富兰克林做了有名的电实验。他冒着生命危险做了一次用风筝取天电的实验, 用风筝把天上的雷电安全地引到地面,贮存在莱顿瓶里。证明了天上的电和地上的电性质完全相同,揭开了雷电之谜,把上帝和雷电分了家, 从而破除了有关雷电的迷信。后来,富兰克林又发明了避雷针,使得许多高层建筑不再遭雷击。避雷针也是电学研究的第一个实际应用。


富兰克林1706.1.17—1790.4.17Fulankelin,Benjamin Franklin

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在纯科学领域中享有国际声誉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生于波士顿一个贫穷家庭。小时候只上过两年学。12岁到印刷所里当学徒。靠刻苦自学,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富兰克林在电学方面最主要的贡献是对说明各种电现象的理论(如电荷的产生、电荷的转移、静电感应等)作了比较系统的阐述。他注重实验研究,从1745年起进行了各种电学实验,首先提出电学史上一项重要的假说:电的单流质理论,这种理论说明电荷是物体中固有的,而且是不生不灭的。他第一次用数学上的正负概念来表示两种电荷的不同性质。富兰克林提出了电的转移理论,认为“电不因摩擦玻璃管而创造,而只是从摩擦者转移到了玻璃管。摩擦者失去的电与玻璃管获得的电严格相同。”1747年,富兰克林用实验证明莱顿瓶内金属箔所带的正电荷同瓶外金属箔所带的负电荷数量相等而电性质相反,实际上是阐明了电容器的原理。1752年夏天,富兰克林在费城做了震动科学界的电风筝实验:他用绸子做了一个风筝,在风筝的骨架上装上一根铁丝,并用麻绳与铁丝联起来。在一个雷雨天,他带着风筝和一只储电莱顿瓶来到野外,使风筝升到天空,当雷雨来临时他掏出一把铜钥匙,系在麻绳的末端。一道闪电掠过,他发现麻绳上松散的毛毛向四周竖立起来,觉得拉着麻绳的手有麻木感觉,他把手靠近铜钥匙,手和铜钥匙之间发生了火花,他用莱顿瓶收集了大量电,并用它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证明了他所提出的“云中的闪电和摩擦所产生的电性质相同”的设想。根据这一理论和他对尖端放电现象的发现,1750年提出了避雷针的建议,这一建议首先于1852年在法国马利大学得到应用。富兰克林还研究了带电体之间的相互吸引和排斥;感应起电等现象。同时创造了许多电学方面的专门名词,如:正电、负电、导电体、充电、放电等,至今仍在现代电学中沿用。由于他在电学方面的研究成果,1753年获得英国皇家学会的科普利奖章。同时还获得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爱丁堡大学的荣誉学位。1756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772年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富兰克林还发明了摇椅、双焦距眼镜、宾夕法尼亚火炉、医学上第一个具有伸缩性的导尿管等。他主要的电学著作有:《电的实验与观测》、《对于导电物质的性质与效应的见解和推测》、《在美国费城所进行的关于电的实验与观测》、《论闪电与静电的同一性》等。

富兰克林1706—1790Benjamin Franklin

北美独立战争时期的资产阶级革命民主主义者,科学家。1730年创办《宾夕法尼亚报》(今美国《星期六邮报》前身)。次年建立美洲第一个图书馆,后定名为费城图书馆。独立战争时期参加反英斗争,成为第二届大陆会议代表,参与起草《独立宣言》。1776年出使法国,缔结美法同盟。独立战争胜利后,和亚当斯等代表美国与英国签订和约。1787年为制宪会议代表,主张废除奴隶制。在研究大气电学方面有过重要贡献,发明避雷针、双焦眼镜等。参见“物理”中的“富兰克林”


富兰克林

在“费城实验”中,揭示了雷电的奥秘,为研究大气电方面作出贡献,并发明了避雷针。参见“历史”中的“富兰克林”。

富兰克林1706—1790Benjamin Franklin

美国物理学家、社会活动家。生于波士顿,12岁到印刷所当学徒。1731年在费城建立了北美第一个公共图书馆。独立战争时参加反英斗争,当选为第二届大陆会议代表,并参加起草独立宣言。1787年被选为制宪会议代表,主张废除奴隶制度。是电气研究的先驱者,发明了避雷针。著有《电的实验与观察》、《关于导电物质性质与效应的见解和推测》、《在费城所进行的关于电的实验与观察》等。其科技伦理的思想与行为主要表现在:(一)技术发明要为人类造福。他说:“我坚信这一条原则,我们每个人都在享用别人的发明所带来的巨大益处。因此,我自己也应该乐于用自己的发明为别人造福,而且应该慷慨大方地做到这一点。所以我放弃了专利权。”(《富兰克林自传》第63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二)勇于探索。他做了莱顿瓶实验,提出了电荷守恒概念,用数学上的正负概念来表示两种电荷的性质,说明了电的来源及其在物质中存在的现象等。他还在雷雨前放了一只风筝,结果风筝和绳索都带了电。雨点打湿风筝和绳索时,电火可以使人接触系在这绳索下的钥匙触电,带电钥匙可以使莱顿瓶充电,用来点燃酒精。这个实验揭开了雷电之谜。在此基础上,他发明了避雷针。(三)勤奋学习。他出身贫寒,小时当过学徒,自学成才。他说:“我允许自己得到的唯一的一件乐趣就是读书。我从不到酒店、赌场……去浪费时间。”(同上书,第48页)

富兰克林

富兰克林 (1706—1790),美国物理学家、社会活动家。生于波士顿,12岁到印刷所当学徒,未上过正规学校。曾获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的名誉学位。是英国皇家学会第一批外国会员之一。还是法国科学院等的院士。1731年在费城建立北美第一个公共图书馆,1743年组织了美国哲学会,1751年襄助创办宾夕法尼亚大学。独立战争时参加反英斗争,当选为第二届大陆会议代表,参加起草独立宣言。1776—1785年出使法国,于1778年缔结法美同盟。1987年被选为制宪会议代表,积极主张废除奴隶制度。富兰克林是电气研究的先驱者。进行过各种新的电气实验,提出所谓电荷守恒概念,用数学上的正负概念来表示两种电荷性质。说明了电的来源和在物质中存在的现象,以及某些电介质的特性。还发明了避雷针等。富兰克林最著名的科学试验是在费城一个雷雨天气里进行的一次震动世界的,用风筝吸取天电的实验,证明静电和动电的性质相同。这个发明在电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后来他总结了这次试验经过,写出了 《论闪电与电气之相同》,并在英国皇家学会上宣读这篇论文。
富兰克林的研究成就不限于电学方面,对光学、热学、化学、植物学等都有贡献。富兰克林在哲学上拥护自然神论,承认自然界的存在及其规律的客观性。他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研究相当广泛,特别是那种敢想敢干的科学实践精神,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富兰克林主要著作有: 《电实验与观察》 (1750)、《关于导电物质性质与效应的见解和推测》 (1750)、《在费城进行关于电的实验与观察》 (1751) 等。

富兰克林1706—1790

美国资产阶级政治活动家,近代电学研究的先驱者。生于波士顿城一手工业者家庭。卖过报,当过印刷工人,刻苦钻研,自学成才。曾创办《宾夕法尼亚报》(1730),在费城建立北美第一个公共图书馆(1731),组织北美哲学会(1743),协助创办宾夕法尼亚大学。1748年开始致力于电学研究,首创正(+)、负 (-)极概念,在费城进行电风筝试验(1752),并发明避雷针。独立战争时期为第二届大陆会议代表,参与起草《独立宣言》。1776—1785年出使法国,巧妙利用欧洲各国与英国的矛盾,争取法、西、荷等国与美建立了军事同盟,对独立战争的胜利贡献极大。1787午参加制宪会议,赞成民主制,反对种族主义和黑奴制度。1790年病逝费城。


富兰克林

富兰克林 (1706—1790),美国物理学家、社会活动家。生于波士顿,12岁到印刷所当学徒,未上过正规学校。曾获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的名誉学位。是英国皇家学会第一批外国会员之一,还是法国科学院等的院士。1731年在费城建立北美第一个巡回图书馆,1743年组织了美国哲学会,1751年襄助创办宾夕法尼亚大学。
独立战争时参加反英斗争,当选为第二届大陆会议代表,参加起草 《独立宣言》。1776—1785年出使法国,于1778年缔结法美同盟。1987年被选为制宪会议代表,积极主张废除奴隶制度。
富兰克林是电气研究的先驱者。进行过各种新的电气实验,提出所谓电荷守恒概念,用数学上的正负概念来表示两种电荷性质。说明了电的来源和在物质中存在的现象,以及某些电介质的特性。还发明了避雷针等。富兰克林最著名的科学试验是在费城一个雷雨天气里进行的一次震动世界的,用风筝吸取天电的实验,证明静电和动电的性质相同。这个发明在电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后来他总结了这次试验经过,写出了 《论闪电与电气之相同》,并在英国皇家学会上宣读这篇论文。
富兰克林的研究成就不限于电学方面,对光学、热学、化学、植物学等都有贡献。富兰克林在哲学上拥护自然神论,承认自然界的存在及其规律的客观性。他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研究相当广泛,特别是那种敢想敢干的科学实践精神,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富兰克林主要著作有: 《电实验与观察》 (1750)、《关于导电物质性质与效应的见解和推测》(1750)、《在费城进行关于电的实验与观察》 (1751)等。

富兰克林

美国政治家。1706年1月17日生于波士顿一手工业工人家庭。自幼贫寒,8岁入学,10岁辍学,后自学成才。1732~1757年编印《可怜的理查德历书》,每年出版一册,发行欧美各国。1775年参加北美独立战争,参加起草《独立宣言》。1776年出任驻法大使,争取法国的支持。1787年参加制宪会议。富兰克林也是一位科学家。1752年进行震惊世界的用风筝吸引天电的实验,并发明避雷针。1790年4月17日逝于费城,有2万余人参加了他的葬礼。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2:4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