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袁枚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150 袁枚1716—1797

清代文学家。字子才,号简斋,世称随园先生。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授庶吉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地知县,中年辞官,定居江宁,专事著述。诗、文、小说、骈文诸体兼长,尤以诗歌、诗论成就最高。诗作与蒋士铨、赵翼齐名,并称“乾隆三大家”。论诗主“性灵”说,强调创新,对封建正统文论有一定冲击。著有诗文集《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含《补遗》),文言小说《子不语》(又名《新齐谐》)等。今人均有点校本。


302 袁枚1716 —1797

号随园老人。清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也是一位很有造诣的品味家。浙江杭州人,曾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他一生著述甚多,其中《随园食单》,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我国古代的烹调技术和南北各地菜点的制作方法。是历代各种烹饪古籍中最为完整的烹饪专著。1979年日本岩波书店将该书译成日文出版。法国和美国有关大学也予翻译出版。

袁枚1716—1797Yuan Mei

清代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1739)进士,选为庶吉士。乾隆七年,外放江南地区知县。乾隆十三年(1748),借口患病,辞官归江宁(今属江苏南京市),筑园于小仓山北巅,从此一直闲居于随园,有时也出外旅游。
袁枚是清代乾隆、嘉庆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他论诗主“性灵”,认为“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随园诗话》卷五)。提出诗中必须有诗人的真性情,并说“性情以外本无诗”(《寄怀钱玙沙方伯予告归里》)。袁枚的诗论,是对当时以沈德潜为代表的格调说和封建正统文学观念的冲击,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其诗清新活泼,流转自如,能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大胆地表现出来。如写景之作《同金十一沛恩游栖霞寺望桂林诸山》、《沙沟》,前一首想象丰富而奇特,后一首于浑成中见细腻,都给人以清新生动之感。另外他也写了少量的反映现实社会的诗歌,如《苦灾行》、《征粮叹》等。但总的来看,他过于强调用个人灵感来写诗,其诗多写个人的性情遭际,主要表现封建士大夫的闲情逸趣,题材较为狭窄,社会意义有限。
其散文亦别具一格,有的作品思想新颖,能够突破传统观念束缚;有的作品能够揭露当时的黑暗现实。无论叙事抒情,都生动活泼,真挚自然,给人以清新之感。如《虞东先生文集序》、《答定宇第二书》、《清说》、《书麻城狱》、《祭妹文》、《书鲁亮侪》等是优秀的代表作。
著作有《小仓山房集》80卷、《随园诗话》16卷及补遗10卷、《子不语》24卷及续编10卷、尺牍、说部等30余种。

袁枚1716—1797

清代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又号随园老人。钱塘 (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选为庶吉士。曾任溧水、江浦、沐阳、江宁等地知县。乾隆十三年 (1748年),借口患病,辞官归江宁(今属江苏省南京市),筑园于小仓山北巅,从此一直闲居于随园,有时也出外旅游,漫度诗酒优游的名士生涯达五十年。袁枚是清代乾隆、嘉庆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他论诗主“性灵”,认为“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 ( 《随园诗话》 卷五)。其诗清新活泼,流转自如,能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大胆地表现出来。如写景之作《同金十一沛恩游栖霞寺望桂林诸山》、《沙沟》,都给人以清新生动之感。另外他也写了一些反映现实社会的诗歌,如《苦灾行》、《征粮叹》等。袁枚的散文别具一格,有的作品思想新颖,能够突破传统观念束缚; 有的作品能够揭露当时的黑暗现实。叙事抒情,真挚自然,如 《答定宇第二书》、《虞东先生文集序》、《清说》、《书麻城狱》、《祭妹文》、《书鲁亮侪》等,都是优秀的代表作。著有《小仓山房集》八十卷、《随园诗话》 十六卷及补遗十卷、《子不语》 二十四卷及续编十卷等。

袁枚1716—1797Yuanmei

清代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乾隆四年(1739)进士,曾任翰林院庶吉士、江宁知县等职,有政声。后辞官,在江宁小仓山隋氏废园筑室定居,改名随园,世称随园先生,从事诗文著述以终。袁枚是清代乾隆、嘉庆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 与赵翼、蒋士铨并称“乾隆三大家”。他是这一时期主要的诗论家之一, 他在宋代杨万里和明代公安派理论的基础上加以发挥,力主性灵说。他认为诗歌是性灵的表现,应该表现真性情,并说:“性情以外本无诗。”(《寄怀钱玙沙方伯予告归里》)“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主张作诗“不徇人,不欺己,不受古欺,不为习囿。”(《答施兰坨论诗书》)他认为诗歌只有工拙之分,而不能以古今定优劣。他的诗歌理论对当时的拟古主义和形式主义诗风起了很大的冲击作用。他活跃于诗坛60余年,存诗4000余首,基本上实践了他自己的理论主张,形成了独特的诗风。其诗作只有少量触及到现实生活,如《苦灾行》、《征粮叹》等,绝大部分是表现自己的情趣和见识,抒写自己生活遭际中的真实感受,充满了士大夫的闲情逸致,故前人批评其诗有“轻薄浮荡习气”。其诗在艺术上不拘一格,技巧熟练,语言流畅,有意追求自然真率、清新灵巧的艺术风格。其旅游写景诗和怀古咏史诗最为杰出, 《同金十一沛恩游栖霞寺望桂林诸山》、《沙沟》、《秦中杂感八首》、《马嵬》等均为名作。当然,也有少量作品流于庸浅浮滑,格调不高。袁枚亦善文。他认为作文不应受“道统”限制,认为骈文、古文,各有所用。他的骈文和散文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就, 虽被当时桐城派所讥, 但确实能别树一帜。《祭妹文》、《黄生借书说》等均为名作。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等传世。

袁枚

清诗人、文学批评家。字子才,号简斋、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今杭州)人。认为美在客观事物所具有的审美属性“文”,是超功利的。主张“性灵”说。认为诗的美在于表现人自然流露的真情实感。著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小不语》等。参见“文学”中的“袁枚”。


袁枚

清诗人,字子才,号简斋,别号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进士,入翰林,曾任溧水、江浦、沭阳、江宁县令。辞官后侨居江宁,筑园林于小仓山,号随园。以诗名闻当世,创作讲求抒写性情,创“性灵说”,反对儒家的正统“诗教”和拟古的格调论。诗多抒发个人的闲情逸致,部分作品对汉儒和程朱理学进行抨击,亦有反映人民疾苦之作。诗风清新,明白晓畅。其文兼工骈散,以情趣胜,书信尤具特色。有《小仓山房集》二十四卷、续集十一卷、外集八卷、《随园诗话》十六卷、补遗十卷及《随园随笔》、《子不语》(又名《新齐谐》)等。参见“美学”中的“袁枚”。

袁枚1716—1791

清代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士。乾隆四年(1739)中进士,曾任江宁等地知县。辞官后侨居江宁、在小仓山隋氏废园中修建园林定居,人称随园先生,从此从事诗文著述、广交四方人士。对于写诗,他主张抒写性情,创立了性灵说。他活跃诗坛60余年,存诗4000余首,具有独特的风格和一定成就,也有少量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如《苦灾行》、《征粮叹》等。袁枚是清代乾隆、嘉庆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并称乾隆三大家。所著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子不语》等。

袁枚


袁枚1716—1797

字子才,号简斋,浙江钱塘人(今杭州人)。散文创作主要见于《小仓山房文集》。袁枚以诗论出名,其实文论也颇具特色。袁枚论诗重性灵,论文则重有本。他在《答平瑶海书》中说:“枚读书六十年,知人论世,常谓韩、柳、欧、苏其初心俱非托空文以自见者。惟其有所余于文之外,故能有所立于文之中。”所谓“余于文之外”的,就是文章之本,只是没有明确地将它与“明道”“致用”等用起来。关于骈、散之间的关系,袁枚提出了同源而异流的见解。他认为“六经滥觞”,古代文章本无骈、散之分,然而散行中又孕育着骈偶的因素。后来,骈、散分流,各有功用,应该并行而不悖。他一面肯定“骈体者,修辞之尤工也”(《胡稚威骈体文序》),一面推崇韩愈等人在散文语言艺术上的创造。袁枚在《与程蕺园书》中还指出,散文创作“一误于南宋之理学,再误于前明之时文,三误于本朝之考据。”他认为“理学”“时文”“考据”或“下笔多滞”,或以“门面语为真谛”,或“繁冗芜杂”,都不是散文创作的正路。袁枚的散文创作论,能从文学的审美特性出发,不为某些成见所拘限,因而颇有新意。


袁枚1716—1797

字子才,号简斋,因筑室小仓山随园,又号随园老人、仓山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后改放外任,任溧水、沭阳等地知县。乾隆十三年(1748)辞官,再未出仕。有诗名,与赵翼、蒋士铨并称乾隆三大家。论诗主张抒写性情,继明末公安派而持性灵说。论文主张文章不应受“道统”限制,诗是言志抒情,文应载道本德,因而文章须要雅正,他认为古文、骈文各有所用,“一奇一偶,天之道也;有散有骈,文之道也。”(《书茅氏八家文选》)又认为文章的发展各有时代原因和自己的特征。其散文创作性灵独抒,不事雕饰,自然流畅,自成风格。有《小仓山房集》。


袁枚

袁枚1716~1798

清代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又号仓山居士、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进士,入翰林散馆,因满文考试成绩不佳,出为溧水、江浦、沭阳、江宁等地知县。中年去官,卜居南京小仓山,筑随园别墅,以诗文自娱而终。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子不语》等。工诗文,尤工诗,与赵翼、蒋士铨并称“江右三大家”。论诗反对“格调”,也不满意“神韵”,而独标“性灵”,主张诗歌抒写个人的性情。其诗大都抒发个人的闲情逸致,较有成就者为其写景抒情诗,如《起早》、《春柳》、《水西亭夜坐》、《所见》等,意境明晰,别有韵味。其文亦不无情趣,如哀诔杰作《祭妹文》,哀婉情深,颇富艺术感染力,志怪小说《子不语》成就则不如诗文。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