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寡和之歌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寡和之歌《文选·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后以此典指高雅超俗的作品或人物;或指言行高深,不易为人理解;也指知音难得。晋·陆机《演连珠》之二十三:“是以南荆有寡和之歌,东野有不释之辩。”魏·阮瑀《筝赋》:“曲高和寡,妙妓难工。伯牙能琴,于兹为朦。”魏·稽康《琴赋》:“尔乃理正声,奏妙曲,扬白雪,发清角。”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