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对待植物人的道德问题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对待植物人的道德问题

生命伦理学问题。植物人即持续性植物状态的人。其主要特征是:大脑功能不可逆性丧失,处于持久昏迷状态;虽能自主呼吸,有心跳活动,但对外界和自身毫无感觉、意识,也没有自主活动。近几十年来,由于复苏技术、人工心肺机等先进医疗技术的推广应用,植物人的数量不断增加,而且其植物性生命甚至可维持几十年。而现代器官移植的医疗技术的发展,迫切需要大量供体,植物人便成为选择理想供体的目标。由此带来许多伦理问题。首先,延长植物人的生命是“延长生命”,还是“延长死亡”?按照传统的死亡标准,植物人心跳和呼吸尚未停止,当属“活人”。而根据现代脑死亡观,植物人已失去了生命的意义,只能象征人对同类的同情和关怀,因而不应享有与“活人”同等的待遇。其次,应如何看待植物人的生命?从传统的观点看,维护植物人的生命是道德的,而从现代生命观来看,这会增加社会和他人的负担,因而无条件地保护它是不明智的。第三,植物人生的权利是否是无限制的?传统的伦理观认为,延长植物人的生命是医者义不容辞的职责,而现代伦理观要求把人的生存权利和生存价值联系起来思考,对植物人的处置必须考虑社会公益。第四,植物人的医疗权利和卫生资源合理分配的矛盾问题。任何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医疗保健资源是有限的,而植物人往往是以高昂的代价来维持的,包括占用床位,耗费资金,牵涉人力,但收效甚微,却挤掉了许多该治、可治和有治疗价值的患者享有医疗的机会和权利,导致资源分配的不合理、不公正。这种不惜代价地延长“活死人”的生命,抛弃更多、更需要医疗照顾的普通患者的做法,其道德价值是值得怀疑的。植物人不仅引发了许多伦理难题,而且还带来了大量的社会、法律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从现代生命观、死亡观、公益论和价值论的角度作出道德抉择,进而作出相应的社会、法律规定,以期公正合理地解决有关植物人的一系列问题。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