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导引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035 导引

古称道引。初见于《庄子·刻意》: “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导为导气令和,即“吹呴呼吸,吐故纳新”;引为引体合柔,“即熊经鸟伸”;二者结合为导引。导引是有效的健身疗疾之术,《素问·异方方宜篇》说:“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矫。”《后汉书·华陀传》说:“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经鸱顾,引挽体腰,动诸关节,以求难老。”《抱朴子·别旨》说:导引可“疗未患之疾,通不和之气。……实养生之大要,祛疾之玄术也。”导引流传至今,为历代养生家所重视,是行之有效的医疗保健体育。现代导引已被纳入气功,成为气功动功中的一种功法。

导引

官名。王公大臣出巡或觐见的引见官。《清史稿·职官志》: “王公府属各官……掌礼节、导引、5旗参领各5人,从三品。”

导引

养生法之一。唐朝王冰注《素问·血气形志》篇时说:“导引,谓摇筋骨,动支节。”马王堆出土的汉代“导引图”,展示的是多种人体运动姿势。通过运动以达到导气令和,引体令柔的强身目的,即为导引。古代又称作“道引”、“挢引”。导引也是古代重要的康复治疗方法,可治疗痿厥寒热。古代医书中记载了许多导引法,其中著名的华佗五禽戏就属于导引法之一。道家亦多用导引术,谓其可有助于修仙得道。

导引

又称“道引”。呼吸运动和躯体运动相结合的一种医疗体育方法。旨在“导气令和,引体至柔”。春秋时已盛行。《行气玉佩铭》和《导引图》描述了当时呼吸运动方法和躯体运动方式。早期多为模仿鸟兽神形,后发展成各种保健功。古代分医道两家,道家以呼吸(行气吐纳)结合肢体运动为主;医家以按摩结合肢体运动为主。参见“医药卫生”中的“导引”。


导引

又称“道引”。原为中国古代养生法之一,谓导引四肢百骸,做各种屈伸俯仰运动,以“导气令和”、“引体令柔”,达到疏经活络、理气止痛的强身治病效果。后世道教加以吸收,成为其修炼方法之一。参见“医药卫生”中的“导引”。


导引

又称“道引”。古代的健身方法之一。即通过配合呼吸进行自我按摩和肢体运动,以安定心神,和调气血,舒通经络,强健身心的方法。唐王冰谓:“导引,谓摇筋骨,动支节”。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凡人自摩自捏,伸缩手足,除劳去烦,名为导引”。

导引

导引

一作“道引”,即“道气令和,引体令柔”之意。原为我国古代强身除病的一种养生方法。最早见于《庄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径鸟伸,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袒寿考者之所好也。”成玄英疏:“导引神气,以养形魄,延年之道,驻形之术。”也是中医治疗方法之一。《素问·异法方宜篇》:“其病多瘘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蹻。”王冰注:“导引,谓摇筋骨,动支节。”《一切经音义》:“凡人自摩自捏,伸缩手足,除劳去烦,名为导引。”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载有导引治疗法二百六十多种。1974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导引图》,绘有四十余种导引姿态的图象。后为道家继承,当作“修仙”方法之一。有人认为,导引即气功。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0/19 3: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