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寿州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寿州唐代设置的行政区。《旧唐书·地理志三》:“寿州:中。隋为淮南郡。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杜伏威归国,改为寿州。七年,置都督府,督寿、蓼2州,领寿春、安丰、霍丘3县。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废都督府,又以废霍州之霍山县来属。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为寿春郡,又置霍山县。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为寿州。旧领县4,户2996,口14718。天宝领县5,户35582,口187587。在京师东南2217里,至东都1309里。” 寿州古时名城。今为安徽寿县,战国时为楚寿春邑,曾为楚都,称郢城。秦汉置九江郡,三国魏改称淮南郡,隋时置寿州,宋时一度置寿春府,元置安丰路。明初复为寿春府,后改寿州,属凤阳府,清因之。原筑有城,清顺治六年 (1649年)重修,城周九里十三步,设四座城门,东曰宾阳门、南曰通肥门、西曰定湖门、北曰注江门,州署位于城之中央。寿州城座落在淮河与东淝水汇合处,常受洪水威胁,然外水围困而无内涝。原因是城墙高度高于淝水北岸的孤山洼,当洪水位高近城头时,水可从孤山洼泻下; 其城墙墙基筑于黄粘土层上,墙体以砖石护面,石灰粘土夯筑,防水性能较好。寿州城至今保存完整。有报恩寺、清真寺、安丰塘、八公山等名胜古迹。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