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封建论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封建论

散文。唐柳宗元作。“封建”指春秋以前“封国土,建诸侯”的分封制。文章以周、秦、汉、唐四代史实作依据,论证封建制的缺失,借以针砭中唐时代藩镇割据,跋扈害民,统治集团腐朽专权、排斥贤俊的现实。观点集中,开阖宏肆,笔力雄俊深切,富有说服力,是作者政论散文的典范之作。

《封建论》

唐柳宗元撰。贞元年间,柳宗元因参加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改革集团而被贬在荒僻的永州(今湖南零陵县),但他仍十分关心政局,尤其牵挂唐王朝是统一还是分裂这一重大问题。当时藩镇割据,主张“分封制”的论调甚嚣尘上。柳宗元针对现状,研究了大量史料,论证了“郡县制”比“分封制”优越,说明了一切政治制度都由时势造成,不以圣人的意志为转移,“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从而对中国历史上关于“分封制”与“郡县制”问题的争论在理论上作了极其出色的总结。文章战斗性很强,观点鲜明,说理透辟,通篇以史实作依据,从分析批驳中阐明自己的论点。同时内容丰富,逻辑严密,宏论雄辩,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优秀政论文。

封建论

政治、哲学论文。柳宗元撰。唐朝自安史之乱后,藩镇势力膨胀。对于这些跋扈或叛乱的藩镇,宪宗重申纲纪,即位两年,就平定了夏州杨惠林、西川刘闢、浙西李锜的叛乱。柳宗元在文中,以古代的分封制比喻当时的藩镇割据,通过对郡县制与分封制两种政治制度优劣的比较,反对分封制,赞扬郡县制,为宪宗平定藩镇叛乱、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作理论论证。在历史上,关于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争论,自秦至唐,已经持续了一千年之久。在主张分封制的人中,三国时的曹冏和西晋的陆机二人最具代表性。他们认为,分封制是古代圣王建立起来的,尽善尽善,具有最高的权威性。文中,柳宗元通过对分封制形成的过程的历史考察,明确提出 “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即分封制不是按照古代圣王的意志从上而下地建立的,而是根据广大人民群众的情势自下而上地建立起来的。说明曹冏、陆机的观点根本不符合历史事实,在理论上是完全错误的。他还指出,秦王朝寿命之短,并不在于改封建为郡县,而在于“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因此是“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当然,秦王朝改制的出发点是为私,即 “私其一己之威”,但郡县制的结果都是有利于天下之公的,所以柳氏认为 “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收入《柳宗元集》第3卷。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