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将军府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将军府即诸将军的官署。春秋时晋国以卿为军将,因而有将军之称。战国时始为武官名,秦代将军位上卿,金印紫绶。汉代作为朝廷最高级武官的重号将军首先是大将军,武帝时始冠犬司马官号,权势最为显赫,不少权臣均居此位而执掌朝政。与大将军平起平坐者为骠骑将军,亦冠大司马官号,东汉时其地位仅次于大将军。其次为车骑将军,职掌宫卫,典领禁兵,既可领尚书事,又可冠大司马之号。再其次是卫将军,职掌同前。最后是前、后、左、右将军。皆主征伐,平时虽无具体职务,但可加诸吏之号,得宿卫近侍,参与中朝议政。另外还有众多的杂号将军,或曰列将军,其多是临时设置,或以征伐的地名、对象,或以其所领的兵种,或以其所负的特别职务,而定其名号,出则领兵,入则另有任用。魏、晋、南北朝,将军名号极繁,除沿袭汉制旧称外,又增加许多新名,但常置并有专职的仅属少数。唐十六卫、羽林、龙武、神武、神策等军,设上将军、大将军,其下又设将军。从唐到元均以将军为武散官。明代总兵官有挂印带将军号的。此外,宋、元、明亦称殿廷武士为将军。清代将军,一为宗室爵号,二为驻防各地的八旗最高长官(专由满人充任,内地各省将军掌驻防军事及旗籍民事,边疆地区如黑龙江、吉林、伊犁之将军则为全区最高军事及行政长官),三为临时出征的统帅,四为正一品到从二品武官封赠之阶。汉代将军所置幕府即为将军府,如有战事,幕府则随军所在为治。将军府属官一类是属于军队系统的, 如校尉、司马、军监、千人、武库令、军市令、军正、军正丞、校司马、军司马、左司马、右司马、骑司马、车司马、军司空、军司空令、军侯假丞等,另一类是管理府内事务的,如长史、从事郎中以及各种掾、史等。由于汉世将军有荐举官吏之权,而所荐之人又多为其幕僚,故将军府掾属进一步出仕升迁, 相对比较容易。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