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将相和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100 将相和京剧剧目。取材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及《东周列国志》第96回。1950年,翁偶虹、王颉竹在旧本《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基础上改编而成。剧情为,战国时赵国蔺相如因完璧归赵、渑池赴会有功,被封为丞相。上将军廉颇居功自傲,屡次向蔺寻衅。蔺以国事为重,始终忍让。后经上大夫虞卿劝解,廉颇愧悔,至相府负荆请罪,将相和好,同心辅国。改编后廉颇、蔺相如故事的思想性有所提高,突出了团结御侮的主题;并发挥了京剧袍带戏的特点,对生、净的唱做均作了很好安排。该剧在1952年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获剧本奖。 《将相和》剧本取材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赵国的蔺相如出使秦国,在强暴凶狠的秦国国君面前机智地维护了赵国利益,回国后被封为大夫。另一次蔺相如陪赵王赴渑池会。在会上,秦王欲侮辱赵王,却反被勇敢聪明的蔺相如弄得很狼狈。蔺相如的举动大大提高了赵国的威望,因此被封为上卿,比赵国老将廉颇的官职还大。这使廉颇很不高兴,便处处排挤蔺相如。蔺相如对廉颇的刁难处处退让,使赵国人很奇怪。大夫虞卿便问蔺相如是否惧怕老将廉颇,蔺相如说他连凶残的秦王都不怕,哪会怕廉颇。只是担心将相不和将使国家受损,才不理会廉颇的刁难。虞卿听后很受感动,把真相告诉廉颇。廉颇羞惭万分,身缚荆杖去蔺府赔罪,二人和好,共治赵国。这个戏倡导了一种顾全大局、团结一致的精神。
京剧《将相和》 由翁偶虹、王颉竹编剧,突出老生、花脸的唱、做功夫。名演员李少春、袁世海以及谭富英、裘盛戎都曾演过此剧。 将相和京剧。王颉竹、翁偶虹在旧戏《完璧归赵》、《渑池会》和《负荆请罪》3个单出戏的基础上进行改编而成。写于1950年。描写秦、赵两国国君渑池会后,秦国仍暗中准备,伺机灭赵。赵王封蔺相如为宰相,位在老将廉颇之上。廉颇居功自傲,寻衅、侮辱相如,相如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一再忍让,并晓以大义。廉颇为相如高尚精神所感动,幡然悔悟,负荆请罪,团结御敌,使虎视眈眈的秦国不敢轻举妄动。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