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小二黑结婚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小二黑结婚》xiaoerhei jiehun现代短篇小说。作者赵树理。完成于1943年5月。 《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创作的著名短篇小说。这篇小说创作于1943年,发表在1945年10月 《新文化》半月刊的创刊号上。《小二黑结婚》所反映的是我国北方农村新一代青年追求恋爱婚姻自由,以及农村实行民主改革、提倡移风易俗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小说中描写了抗日根据地的一对青年男女,为争取婚姻自主而斗争的故事。小说主人公小二黑和小芹,都是根据地具有新的精神风貌和思想品质的农村青年,他们的正当恋爱遭到落后迷信的家长二诸葛和三仙姑的反对,并受到封建残余势力的代表金旺兄弟的嫉妒和迫害。二黑爹迷信,说他俩是 “火克金”,命相不合; 小芹妈贪图钱财,要把女儿许配给一个死了老婆的反动退职军官; 恶霸金旺兄弟曾因调戏小芹不成,也趁机迫害他们。后来在民主政府的帮助下,二黑和小芹终于结成美满的姻缘,并对他们的家长进行了批评教育。小说将 一个农村普通的恋爱故事,付与极为深刻的思想内涵,将一对青年男女对自身幸福的追求,与当时农村的阶级斗争、思想斗争紧密地结合起来,最后以主人公美满的结合,显示出民主政府的力量。小说在艺术表现方面,成功地运用了中国传统的表现手法,在塑造人物、描绘环境、叙述故事等方面,均有突出的表现。在故事情节的组织安排上,继承民间文艺的优良传统,使故事情节发展脉络清晰,环环相扣。在语言的运用上,采用口语化的语言,平易朴实,生动幽默。小说一经问世,便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当时彭德怀曾写下这样的题词 “系这样从群众调查研究中写出来的通俗故事,还不多见。”这是给予《小二黑结婚》的高度评价。这篇小说,30年来一直为广大读者所喜爱,曾经多次重印,后收入1980年版的 《赵树理文集》第一卷中。 小二黑结婚短篇小说。赵树理著。1945年发表。以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为背景,描写青年男女小二黑和小芹争取婚姻自主的故事,展现了新一代农民对个性自由的追求,塑造了政治上翻身的农民形象。小说故事完整,人物丰满厚实,动作性强,语言幽默、口语化。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小二黑结婚短篇小说。作者赵树理。1943年出版。作者对农村生活十分熟悉,对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他的娴熟精湛的民间文艺技巧和对农民口语的掌握,应用于文艺大众化运动中。《小二黑结婚》是他的代表作。小说描写根据地的一对青年男女小二黑和小芹,冲破封建包办婚姻,争取自主结合的斗争故事。小二黑的父亲二诸葛迷信、落后,不同意两人的婚事,认为他们命相不合。小芹的母亲三仙姑则贪图钱财,也不同意嫁女。混进村政权机关的坏分子金旺,因调戏小芹不成,怀恨在心,伺机报复。在民主政权的支持下,小二黑和小芹冲破思想落后的家长的阻挠,批评教育了他们。区长经过调查研究,秉公执法,关押了金旺,最终取得了婚姻的胜利。作品反映了新旧交替中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社会现实,歌颂了民主政权和新一代农民的成长。小说语言生动、通俗,人物形象逼真传神,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小二黑结婚》短篇小说。赵树理(1906~1970)著。发表于1943年5月,被誉为解放区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作品描写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一对青年男女为争取婚姻自主所进行的斗争,重点抨击了农村的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家长制,锋芒直指乡村的封建恶霸势力。小二黑与小芹的形象,体现出农村新的一代追随时代进步,敢于争取自身解放的新人素质。二诸葛与三仙姑这两个落后农民典型的塑造,深刻地提出了教育农民、反对封建传统的重要问题。作品符合农民群众的欣赏习惯,大故事里套小故事,情节曲折动人;用白描手法写人状物,形象塑造栩栩如生。鲜明的山西地方特色,新颖独特的大众化风格,奠定了赵树理的文坛地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