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念珠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念珠niànzhū

也称“佛珠”“数珠”“木槵子”“无患托钵”“念佛珠”。佛教用物。佛教徒念佛号或经咒时用来计数的工具。来源于印度,毗琉璃王请释迦牟尼佛开示消除烦恼法门时,佛陀教他用木槵子树种子穿成珠串,持佛名号消除烦恼。其中一粒母珠表示弥陀无量寿无量光之意。早期的念珠大都用菩提树所结果子贯穿而成。后来的念珠通常是用香木车成圆粒串成,也有少数念珠是用玛瑙、石玉等贵重材料制作而成。近代用橄榄核雕刻者颇多,所刻有十八罗汉之类。在我国少数民族中,藏族和回族也使用念珠。常在手腕上绕两三圈,有时也挂于颈上。念珠的粒数一般有十四颗、十八颗、二十一颗、二十七颗、三十六颗、四十二颗、五十四颗、一百零八颗、一千零八十颗之分,其中以一百零八粒成串的念珠最为多见,故念珠又有“百八丸”之名。念珠在使用时,一般都被捏在手里,以指数珠;诵经完毕,不能随处放置,通常要带在身边。颗数较少的念珠,平时多套在手腕,成为一种手饰;颗粒较多的念珠,则悬挂颈间,并成了一种颈饰。在佛教盛行的年代,颈部佩挂念珠是一种时髦的装束,尤其在妇女中,更广泛流行。敦煌壁画中就绘有不少戴着念珠的妇女。唐张籍《赠箕山僧》诗:“时闻衣袖里,暗掐念珠声。”《旧唐书·李辅国传》:“辅国不茹荤血,常为僧行,视事之隙,手持念珠,人皆信以为善。”宋陶谷《清异录·器具》:“和尚市语,以念珠为百八丸。”《红楼梦》第十五回:“北静王又将腕上一串念珠卸下来,递与宝玉。”清汪汲《事物原会·念珠》:“《瓦釜漫记》:汉明帝时西域梵僧始造念珠(一曰应器),为数一百零八者,盖年有十二月、二十四气、七十二候准一岁之义。佛书名木患子,又名无患托钵。”俞樾《茶香室三钞·持珠诵佛》:“按今人所用念佛珠,亦有典故。”《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四回:“套一件草上霜吊混肷的里外发烧马褂儿,胸前还挂着一盘金线菩提的念珠儿。”

念珠(福建福州宋墓出土)

念珠

古代妇女的一种颈饰。念珠本来是佛教徒诵经念佛时以计数的一种串珠,也称“佛珠”或“数珠”。佛教认为,一个人若能将经文反复诵念若干万遍,就可避免一切灾难,并能消除由这些灾难带来的烦恼。念珠就是用来统计所念经咒次数的一种工具。它的材料,通常用香木,也有用宝石或其他材料制成的。珠子的数量多少不一,有十四颗、二十七颗为一串的,也有以五十四颗和一百零八颗为一串的。念珠在使用时,一般都被捏在手里,以指数珠;诵经完毕,不能随处放置,通常要带在身边。颗数较少的念珠,平时多套在手腕;颗粒较多的念珠,则悬挂颈间,并成了一种颈饰。在佛教盛行的年代,颈部佩挂念珠是一种时髦的装束;尤其在妇女中,更广泛流行。敦煌壁画中就绘有不少戴着念珠的妇女。

念珠

佛教器物。亦称“佛珠”、“数珠”。是念佛、菩萨名号或持咒时用以记数的法具。来源于印度毗琉璃王清释迦牟尼佛开示消除烦恼法门时,佛陀教他用木槵子树种子穿成珠串,持佛名号消除烦恼。普通念珠以香木制成小圆粒,贯穿成串,也有用玛瑙、玉石等制作的。颗颗念珠以线相串,表示菩萨种种殊胜功德。其中一粒母珠表示弥陀无量寿无量光之意。念珠有一定数目,且每一数字均有其特定含意,据经典所载,最上品是1080颗,由于太长,还未通用。常用者为108颗,代表断除108种烦恼,而证得108种三昧。此外,还有54颗,27颗、18颗、14颗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8: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