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小国寡民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小国寡民中国先秦道家宣扬的理想社会。《老子》:“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小国寡民》本篇为《老子》一书中的第八十章,在这一章中,老子对他理想中的社会生活作了具体、生动的描述。这个社会的特点是,国家小,人民少,人们珍视自己的生命而不愿冒险远徙,虽有功效十倍百倍的工具器物却弃之不用,人们以自己吃的食物为香,以自己穿的衣服为美,习惯于自己安适的生活,虽然国与国之间隔得很近,鸡鸣犬吠的声音都可以听得见,但人们一直到老死也不互相来往。一般认为,老子的这种理想是要倒退到原始部落的生活中去,是老子反对社会进步的观念的反映,是反动的。现在看来,老子在人类文明之始,就洞察到文化进化所带来的弊病,并以重视人的内心生活的主张反对技术异化,也有其深刻的一面。本篇文字在一般性概述之外,也有“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样富有形象性的句子,显得很生动。另外,象“甘其食,美其服”的句式中,把形容词作动词(意动动词)用,也很新颖别致。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