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小夜曲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小夜曲❶一种抒情性的声乐体裁。最早导源于中世纪恋人间弹着吉他或曼陀林唱的求爱情歌;18世纪被引用于歌剧创作之中;19世纪,浪漫派作曲家在保留其爱情抒情特征同时,将它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歌曲体裁。这方面,以舒伯特的《小夜曲》最富代表性:从歌词内容和模拟拨弹乐器的钢琴伴奏中,都体现着小夜曲原来的求爱情歌特性和气氛;同时它又是独立的。本曲被后人收集在他的歌曲集《天鹅之歌》套曲之中。著名的声乐小夜曲很多,除舒伯特这首之外,还有莫扎特的歌剧《唐·璜》中的小夜曲《打开你的窗子吧》、德里格的歌剧《小丑的百万家私》中的《爱情小夜曲》、托斯蒂的《飞吧,小夜曲》、勃拉姆斯的《徒然小夜曲》等等。声乐小夜曲旋律优美动听,易于流传,还常被改编由各种乐器独奏,同样迷人。 小夜曲托赛里xiao yequSerenata艺术歌曲。又名《叹息小夜曲》(Serenatarimpiato)。意大利钢琴家、作曲家托赛里(E·Toseli 1883—1926)作曲。歌曲描写一位失恋者,对往昔爱情的怀念与悲叹。歌词大意是:往日的爱情已经永远消逝,幸福的回忆象梦一样留在我心里!但是幸福不久长,欢乐变成忧愁,那甜蜜的爱情从此就永远离开我。全曲分为三段。第一段曲调抒情、悠扬。旋律线大幅度地起伏,犹如失恋者不平静的心绪。甜美的回忆隐匿着忧郁和伤感。第二段先是主旋律在低声区的反复周旋,而后进行到高声区。表现了主人翁心底的苦痛。连续出现在第三拍上的两个三连音,象是他心底的泣涕涟涟。第三段,再现了伤感的主题。虽呈现在高声区,却已黯然无光。最后,以极弱的音量结束,歌曲以其旋律的委婉动听传遍世界。曾被改编为管弦乐曲、吉他二重奏曲、小提琴曲等。 小夜曲指产生于欧洲中世纪,流行于西班牙、意大利等国行吟诗人所唱的一种爱情歌曲。多用吉他、曼陀林等乐器伴奏。歌声婉转缠绵、悠扬悦耳,通常在黄昏和夜晚演唱。近代又出现一种类似组曲的管弦乐小夜曲。多由少数管弦乐器演奏。曲调淳朴优美,轻松愉悦。如海顿的《F大调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莫札特的《D大调哈夫纳小夜曲》等。 小夜曲
小夜曲源于游吟诗人在恋人窗前唱的情歌。18世纪为黄昏在露天演奏(唱)的曲子,分3种形式:声乐小夜曲(使用吉他或曼陀林2种乐器伴奏),器乐小夜曲(歌唱性旋律,3、4或6、7个乐章),器乐组曲(轻松活泼)。代表作品有莫扎特歌剧《唐璜》小夜曲、舒伯特歌曲《听,听,云雀》、柴科夫斯基《弦乐小夜曲》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