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尧峰文钞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尧峰文钞诗文别集。清汪琬(1624—1690)撰。五十卷。琬,字苕文,号钝翁,学者称尧峰先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顺治进士,曾任刑部郎中,户部主事等职。晚年结庐尧峰山,闭门著述。有《钝翁类稿》六十二卷和《续稿》五十六卷等。此集约三十五万字,含经解、论、问、志铭、记、序、书、传、题跋等各体文四十卷,凡三千四百余篇,古今体诗十卷,凡千余首。所作多学术性文章及碑传之类,文笔简洁,气脉疏通畅达,长于记事,近南宋诸家。亦喜好品评所见诗文,与王士祯相匹敌。诗宗宋人,时有俊语。有康熙三十二年(1693)林佶写刻本,《四库全书》本,《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本。 《尧峰文钞》50卷。此本系汪氏晚年手自汰定。《四库全书》本。 《尧峰文钞》40卷。《四部丛刊》本。 尧峰文钞五十卷。清汪琬 (1624—1690)撰。江琬,字苕文,号钝翁,又号尧峰、玉遮山樵。江苏长洲 (今苏州) 人。顺治十二年 (1655年) 进士,曾任刑部郎中、户部主事等职。康熙十八年 (1679),举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编修。因病乞归,结庐尧峰山,闭户著书。与魏禧、侯方域齐名,称 “三大家”。著有《钝翁类稿》六十二卷,续稿五十六卷。晚年又加以删节重订,成 《尧峰文抄》。是集凡五十卷,其中文四十卷,诗十卷。他在写作上强调文章应有规矩法度,对才气宜加节制,当以儒家经典为本,以唐宋名家为楷模。他受明代唐宋派散文家尤其是归有光的影响比较深。其散文不及侯、魏之文纵横恣肆,而雅清则过之,世称以简洁平实,疏畅条达取胜。集中对侯方域、王猷定、钱谦益等人散文颇多批评。他的文章兼备各体,而以记叙文成就较高。《江天一传》着墨不多,却生动刻划了抗清志士慷慨赴国难的形象,其它如《书沈通明事》等文也都富有特色,他在当时被认为代表了古文的正统,故 “一时公卿表状,皆争得琬文为重”。他也工诗,早年取法于唐人,中年以后近于宋调。律诗洗去铅华,绝句则清新可喜,写景颇多佳句,但影响不及散文。有康熙间林佶写刻本,《四部丛刊》所收四十卷本,有 《四库全书》本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